中國娛樂網訊 正如巴菲特所說,“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變,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我們是該循規(guī)蹈矩地日復一日,還是該鼓起勇氣去尋找不一樣的生命之光?《閱讀·閱美》會給我們答案。
今晚22:00,江蘇衛(wèi)視大型原創(chuàng)文化情感特色節(jié)目《閱讀·閱美》將展現平凡人打破常規(guī)的大無畏精神。有環(huán)球女飛的第一人,她辭掉讓人艷羨的工作,去擁抱藍天;有中國排爆警察無傷殘的第一人,在生死間游離的“拆彈專家”工作,伴隨他一生;還有火災現場逆向前行的攝影師,記錄下每個消防官兵動人的身影。
18天20多個國家4萬公里
這里有首位單人環(huán)球飛行的中國人
如果你已經擁有令人艷羨的學歷、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位居高位的職場地位,你是否會放棄所有,去追逐看似虛無縹緲的兒時夢想?絕大多數人,都在紛繁細碎的日常生活中迷失了初心,也喪失了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但有的人毅然做出改變。
在本期《閱讀·閱美》中,有“環(huán)球女飛第一人”美譽的王爭,就是這樣溢滿了力量的人。畢業(yè)于中國最好的廣告學高校,進入國際4A廣告公司任事業(yè)部副總經理,憑借勤勞雙手在北京買房定居……王爭絕對是勵志的典型。一次偶然機會,讓她重拾童年對藍天的夢想,于是毅然而然辭職,去美國學習飛行。
學習飛行的過程異常艱難,更何況在異國他鄉(xiāng),經歷了8年的飛行經歷,長達3000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王爭已經是第一位同時擁有三張教練證照的中國人。單人、單引擎飛機的環(huán)球旅行就此拉開帷幕。
從美國德州出發(fā),歷經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菲律賓、中國、印度、希臘、葡萄牙等20多個國家,王爭用18天完成了環(huán)球飛行。太平洋的海風,大西洋的落日,云彩間的彩虹,暴雨肆虐的恐懼,共同組成了王爭追逐太陽的旅程。
四十余年共拆除16000多枚炸彈
這里有中國排爆警察第一人
看過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是否對排爆警察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排爆工作,沒有電影里的瀟灑和酷炫,只有驚險、肅穆、奉獻和隨時可能到來的犧牲。在本期《閱讀·閱美》中,由表演藝術家藍天野推薦的美文《生命的選擇題》,就是河南排爆警察王百姓對一次真實拆彈經歷的記錄。
“一只腳在陽間,一只腳在陰間”是排爆警察工作的真實寫照。排爆警察遇到的炸彈,大部分都是土方法制造出的炸彈,沒有規(guī)律套路可尋。只有50%的拆彈把握,讓傷殘時有發(fā)生。王百姓表示,正因為危險性太高,排爆警察在選人用人時優(yōu)先選擇“多子女家庭”、“大年齡警察”,因為“一旦犧牲了,家庭還能撐下去”。
最讓王百姓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京廣鐵路安陽鐵路大橋施工時,發(fā)現了三日軍遺留的450公斤重磅航空炸彈。由于航彈靠近橋墩和主城區(qū),排除難度大,無法原地引爆,必須暈倒40公里以外。王百姓制定排爆計劃,讓京廣大動脈停運30分鐘;并親自下坑排除,押車運送。
在車上,為了防止因車輛顛簸導致炸彈引爆,王百姓用手緊緊抱住炸彈,用聽診器隨時監(jiān)聽炸彈內部變化。運送途中,沿途百姓紛紛前來送行,而警察紛紛脫帽致敬……
如今,已經退休的王百姓,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沒有傷殘、不曾發(fā)生任何事故的全國勞模、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模。
用鏡頭記錄“最美逆行者”
這里有伴隨消防隊出入火場的編外攝影師
曾因都市生活喜劇《我為兒孫當北漂》與江蘇衛(wèi)視結緣的國家一級演員韓童生,在《閱讀·閱美》中與“荔枝”再續(xù)前緣。在本期節(jié)目中,韓童生將擔任推薦人,向觀眾演繹美文《鏡頭下的火場逆行者》。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每當火災險情發(fā)生,總有一群當代最可愛的人向死而生,面對火場,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一次偶然的機會,56歲的攝影師孟建強撞見了消防員在現場滅火,捕捉下他們奮不顧身的瞬間。從此,孟建強就成為了江蘇徐州消防中隊的“專職編外攝影師”。
2015年8月化工廠爆炸,孟建強跟隨消防一同前往。沒有明火的現場暗藏危機,坑洞、縫隙遍布,到處都是有毒氣體;夏天酷熱,像棉襖一樣厚實的消防服,讓不少戰(zhàn)士中暑;而火情撲滅后,孟建強的嗓子也疼了好些天,因為現場彌漫有毒氣體。
對于孟建強的故事,韓童生推薦稱,最美的逆行者有超出常人的膽識和氣魄,卻鮮有人記錄,“常州這位老者,不顧自己羸弱的身軀,伴隨著消防戰(zhàn)士出入火場,只為記錄哪些奮不顧身的身影,他的文章很觸動我。”
想知道單人單引擎飛機的環(huán)球飛行,有哪些意外和驚喜?想知道“拆彈專家”又有哪些驚險故事?“最美逆行者”在滅火過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難?今晚22:00請鎖定江蘇衛(wèi)視,《閱讀·閱美》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