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tianyan360.cn 11月17日,紀錄片《中關村——變革的力量》第六集于北京衛視播出,至此該系列紀錄片順利收官。該片共六集節目,以“中關村人創新創業史”為主題,以中關村一代代企業家的奮斗故事為切口,講述中關村自改革開放號角吹響后的發展變遷。播出六期以來,節目話題#中關村變革的力量#一度霸占微博新時代熱搜榜第一名,在榜時間超過12小時,并帶動話題出現在微博話題黃金推薦位。
節目播出后,環球網、中國娛樂網、大眾網等主流網絡平臺進行了重點關注與報道,新浪微博也在微博電腦客戶端黃金推薦位放置《中關村——變革的力量》主設計海報。截止目前,相關稿件百度搜索量約873,069次。
聚焦時代的變遷 電視媒體首次系統梳理中關村的發展史 引社會討論熱潮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樣特殊的年份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北京電視臺,以“中關村人創新創業史”為主題,拍攝制作了六集系列紀錄片《中關村——變革的力量》。四十年以來,科技再造山河,改革開放成就了中關村,中關村的創新推動了改革開放。這部紀錄片以小見大,是電視媒體首次系統梳理中關村的發展歷史和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定位形成的歷史脈絡,給當下中國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經驗與鏡鑒。#中關村變革的力量# 節目話題一度霸占微博新時代熱搜榜TOP1,在榜時間超過12小時,并帶動話題出現在微博話題黃金推薦位。#中關村變革的力量# 話題閱讀量達5116.9萬,討論量達1.6萬。
片中“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創業第一人”陳春先,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雷軍等中關村企業家中的領軍人物悉數登場,用真實的故事為觀眾展現了中關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激情昂揚又恢弘磅礴的創業畫卷。使節目播出至今引發多次討論熱潮。也從側面反映出,即使在娛樂快消時代,觀眾也十分青睞這樣有時代印記與溫度的節目。節目播出后,陳春先的家人留言說到,“新聞媒體報道陳春先,這次是我見到最系統完整的一次。感謝北京電視臺。” 除此之外,曾經采訪過陳春先,同樣經歷過這四十年發展的中關村雜志社社長衛漢青看過節目后表示:“這是一部記錄中國腳步,反映時代精神的大劇。你們深刻的抓住了歷史的關鍵,掌握了很多一手資料,生動再現了創業者的傳奇,難能可貴。”“改革開放40年,中關村的發展變化是最具說服力、最有代表性的標本和樣板。”“該片集中反映代表性的人物,故事連貫性強,緊緊圍繞改革的主線,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整合多渠道資源 創融媒體宣傳大格局
根據時代進程,該片按破冰、突破、引領、挑戰、融合、未來六個主題進行梳理,將歷史照進現實,為觀眾展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關村引領全國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節目播出六期,包括@紫光閣、@共青團中央、@西藏共青團、@長春共青團、@武漢發布、@廣電時評、@今晚報、@觀察者網、@思想聚焦、@微博綜藝、@微博電視、@鳳凰網科技、@新浪科技、@微博金融、@創新創業中關村、@紀錄片聯盟等200余個微博大號發布了節目相關內容,累計覆蓋粉絲超2.3億。節目相關視頻卡斷秒拍播放量達304.2萬。
在宣傳實際操作中,宣傳部門充分整合多渠道媒體優勢資源,結合傳統媒體平面稿件優勢、新浪微博話題發酵優勢、微信朋友圈刷屏擴散優勢以及視頻門戶網站的傳播優勢,各渠道媒體齊發力,以文字、視頻等各類融媒體作品的形式進行報道,擴大聲勢,形成宣傳矩陣,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
隨著該片最后一集播出,故事聚焦于科技的“未來”上,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創新概念的不斷成功應用,將神話變成凡人日常,讓想象落地生根,把科技融入到生活之中。網友表示“看各種互聯網公司在發展大潮中掀起的變革與創新,在給大家帶來便利的背后,是超乎我們想象的顛沛起伏,詞窮的我只想說好牛”。更有網友直言“未知領域里,敢想敢做,則成功”!
《中關村——變革的力量》系列紀錄片作為北京衛視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一大力作,不僅展現出中關村在改革開放浪潮中銳意進取、力行變革的精神。更反映了新時代下,中關村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做出中關村應有的貢獻!
凡屬過去,皆為序章,中關村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向前,從海淀區的一條街道,到充盈北京的一種氣質,中關村在升華。紀錄片《中關村——變革的力量》不僅是梳理歷史,伴隨著每一集故事的講述,整個系列六集始終追問著幾個問題——為什么中關村會成為科技創新的高地?是什么力量推動著中關村的發展?中關村的發展帶給中國什么?未來的中關村如何引領創新?這些思考不單是對過往的總結,而且勾連著歷史和現實,也指導著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