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tianyan360.cn 燈塔,矗立在一個個小島上,指引著來往船只安全航行,被譽為大海上的眼睛,也寓意希望。與燈塔一同出現的,是守塔人這份古老的職業。他們與大海、星辰為伴,他們為迷霧中的船舶指明回家的道路。那守塔究竟是一份怎樣的事業呢?這份“希望”又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至今呢?浙東海域上五代守塔的葉家,或許對以上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解讀。
堅守:第五代守塔人的新故事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東海域上,矗立著12座燈塔。葉超群守護的就是其中的一座——有著150多年歷史的七里嶼燈塔。這個面積0.03平方公里,5分鐘就可以繞島走一圈,比足球場還小的小島,就是葉超群每天全部的活動范圍。而他,作為葉家第五代守塔人,也被網友稱為“燈塔小王子”與大眾想象中的輕松、自由不同,葉超群大部分時間的生活簡單到可以稱之為枯燥。清晨七點,把柴油機打開,為島上提供一天的生活用電。擦拭燈罩、巡檢機房、檢查電路、為電池充電、確保機器正常運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已這樣重復了五年的葉超群并不把這份事業當作負擔,相反他認為這是家族的榮耀,也是他個人的選擇。
但這并非意味著守塔生活很輕松,上島第三年葉超群就遭遇了雷擊事件。一個雷落到島上,直接就把燈塔的主燈和備燈全打壞了。主備燈同時不亮屬于重大的安全事故,如果日落后一小時塔燈不能發光,要發航海通告,情況一度十分危急。葉超群和同事冒著隨時有第二道雷落下來的危險,秉著“人在燈亮”的信念,一口氣爬到14米高的塔頂進行搶修,及時修復了燈塔。而這次事故也讓葉超群深刻體會到自己這份工作的真正意義。
成長:從抗拒到擁抱的守塔之心
如今的堅守并非意味著最初葉超群自然而然接受了家族“守塔人”這一身份,甚至他坦言自己一開始是比較抵觸的狀態。原來,當時的葉超群在舟山已有了份穩定工作,工資待遇也不錯。小時候父親和爺爺很長時間不回家的記憶,也讓戀家的他深感守塔工作的種種不自由。可隨著島上設施條件的提升,葉超群不由對當代守塔工作多了幾分好奇,而祖輩父輩對燈塔的感情更是推動他上島的首要原因。
守塔人的生活遠沒有葉超群想象那般輕松,獨立生活成為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原來,島上一切都要靠守塔人自己動手,洗衣服、做飯不用說,連菜還要自己種。雖然葉超群之前在部隊也做過飯,但畢竟是集體生活和獨自個人有很大差別。緊接著,寂寞成為葉超群守塔生涯的第二大難題。起初還能玩玩手機、電腦,但接下來日子就難以提起興趣。葉超群回憶自己第一次上島的最后幾天就是在島上不停走圈,腦海里幻想著著下島后和朋友出去吃飯看電影的畫面。
后來隨著與父親、爺爺的交流加深,葉超群聽了很多當年的故事,他不由反思自己為何在條件更為優越的狀態下,卻仍在抱怨。深感慚愧的他,慢慢調整心態。現在,葉超群已完美適應了島上的節奏,對于守塔生涯,他樂觀概括為“人家在上班,你在度假”。偶爾傍晚坐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滿天繁星,便是葉超群在島上最幸福的時刻。
傳承:葉家守塔人的燈塔精神
新婚不久的葉超群稱燈塔是自己的“半個紅娘”。原來,最初相親之后葉超群和妻子孔瓊瓊并無太多聯系,但一次新聞聯播報道了葉家守塔的故事,孔瓊瓊看到了后就來詢問,一來二去關系便這么定下來了。但是由于工作緣故,葉超群和妻子戀愛時就是異地,結婚后連蜜月都沒有度葉超群就上島了。但大度的孔瓊瓊表示理解,并稱自己一定會成為丈夫的后盾。
有了自己的家庭后,葉超群也更加理解了過去父親和爺爺的苦楚,以及家庭五代以來的守塔職責。而過去奶奶和姑姑海上遇難后,爺爺并沒有離開燈塔回到岸上而是繼續守塔也曾讓他倍感疑惑。但隨著自己加入“守塔人”行列,葉超群開始逐漸懂了。守塔人把對家人的陪伴變成了對更多生命的守護,他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把自己變成了燈塔。這份精神,也將一代代傳承,讓時間將平凡鑄就傳奇。
一人、一生、擇一事,已令人欽佩,何況五代人跨越百年堅守一份事業。守塔,是平凡崗位上堅守與傳承,是付出時間來默默守護過往船艦的安全和萬千生命的希望。這份寂寞古老的職業有些美好的故事將講述給你聽。今晚,江蘇衛視《美好時代》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