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體》作者、“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首次擔任監制,郭帆導演執導,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屈菁菁、張亦馳、楊皓宇、李虹辰、楊軼、姜志剛、張歡等出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于春節檔重磅上映。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自宣布開拍以來就受到了原著粉及科幻片愛好者的關注。片中,李虹辰飾演的中國救援小分隊中重火力手“錘子”,作為全隊最“重”隊員,每天身穿130斤外骨骼拍攝變身“鋼鐵俠”,其裝備的高科技精密程度以及拍攝難度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世界觀縝密特效宏大 李虹辰130斤外骨骼加身變“鋼鐵俠”
這部電影龐大的世界觀依靠特效搭建而成,從籌備到拍攝歷時四年,就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是前人未曾開墾過的新類型,可以說是國產電影工業化的一次大膽、大手筆的嘗試。據悉,為解決中國科幻電影在科學設想和世界觀構建方面相對薄弱的問題,導演郭帆專門聘請了四位中科院科學家擔任學術顧問,并最終建立了一套嚴謹的世界觀。原著中占據很大筆墨的“冰原”、“地下城”等場景也都將在片中實景還原,置景延展面積100000平方米。3000張概念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制作,一串串數字代表著幕后團隊無數晝夜的精心付出。而李虹辰飾演的“錘子”所在的中國救援小分隊的“外骨骼”裝甲道具,正是這造價不菲的精密道具中重要一環。
據李虹辰透露:“作為隊伍中的重火力手,我的外骨骼裝甲是所有隊員中最重的,其他人的平均七八十斤,但我身上的外骨骼是130斤,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重量。”他介紹稱,外骨骼的作用是增強穿戴者的體能、幫助戰士更好地進行戰斗,同時又起到防護作用,便于攜帶更多的武器和裝備,“可以看作簡易版的鋼鐵俠”。據了解,影片中的外骨骼裝備每套造價高達70-80萬,采用石墨硒外殼、氚電池動力,以及真正的液壓推助器裝置,每次拆裝都由專業的高科技人員操作。
與外骨骼“相愛相殺” 考驗身體極限險“拍吐”
為飾演好“錘子”這個角色,李虹辰在開拍前接受了“扒皮式”的軍事訓練和武術訓練,在四個月拍攝期中,他需要每天一直穿著130重的外骨骼。李虹辰笑稱:“當真正穿上這身裝備進行實拍,才發現‘鋼鐵俠’不是那么好當的。”由于外骨骼太沉,肢體受到80%的限制,動作無法得到施展,演員為了站起來,每次都要承受生理極限,很多演員拍著拍著就吐了。加上頭盔內部封閉,容易起霧、缺氧,對手演員說的臺詞也是聽得斷斷續續,一半靠猜。因為外骨骼每套大概有近千個零件,緊身衣、塑身衣、護甲、肩胛就好幾層,穿脫復雜,需要耗時半小時乃至一小時,所以一穿就是一整天,無法坐無法躺。
李虹辰透露,所幸大家發明了一種救命裝置——“龍門架”,人掛起來,將外骨骼的重量分擔到架子上,“被吳孟達老師調侃北京烤鴨又上架了”,他笑道。不過李虹辰也感慨,正是大家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堅持,才保證了影片呈現的質量,為此,所有演職人員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準備將地球推離太陽系,為尋找新家園開始了漫長的“流浪地球”之旅。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危機四伏,無法避免地迎來了關乎人類存亡的時刻。為了拯救地球,救援隊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生死之戰的故事。
影片將于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正式上映,相信這將會是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中國救援小隊“錘子”李虹辰等你一起,冒險一搏,啟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