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體》作者、“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首次擔任監制,郭帆導演執導,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李虹辰、屈菁菁、張亦馳、楊皓宇、楊軼、姜志剛、張歡等出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于春節檔重磅上映。片中,李虹辰飾演中國171-11救援小分隊重火力手“錘子”。地球遭遇末日危機,為了拯救生命文明,他所在的救援隊挺身而出,穿梭于中國大地,牽引出中國人對家園和親人深沉的情感。
為拯救家園而戰 李虹辰身著機甲“凄美逆行”
《流浪地球》講述了太陽生命步入尾聲,為延續文明,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為尋找新家園開始了漫長的“流浪地球”之旅。就在中國新春之際,地球再度遭遇巨大危機,絕望籠罩大地。“錘子”所屬的中國171-11救援隊挺身而出。然而歷盡千辛,“成功”好似戲弄著本已脆弱不堪的人類神經,孤獨無助的雛鳥紛紛回巢,享受生命“最終”的“團圓和美”。
與回家的路相反,李虹辰所在的中國救援隊,繼承中國軍人堅韌不屈的優良品質,在短暫的心靈修整后再度啟航,演繹“凄美逆行”,“哪怕有0.01的機會,也絕不可以放棄。”據悉,軍人一直是李虹辰內心深層的情懷羈絆,在被問到“流浪地球真實發生,你會怎么選擇”時,他毫不猶豫的表示會參軍,而這次拍攝經歷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他成為軍人的夢想。在組內為期20天的軍事訓練,和提前培養的健身習慣為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體能基礎,在裝備130斤的高科技戲服——外骨骼拍攝的四個半月里,他和“中國軍人”跨時空交融在一起,切身體會了軍人的家國情懷與無私堅韌。
“流浪”和“團圓”互為辯證,相互對比顯示彼此的意義,此次流浪地球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不僅僅深化了流浪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一片團圓的春節里,可能更能表現流浪的另一端牽引著團聚和圓滿。也因為“錘子”所在救援隊決絕的“逆行”救援,流浪變得不再絕望,回家也顯得細膩溫情。
“自毀式”訓練成“小事” 追求極致演繹“大義”
為飾演好“錘子”這個軍人角色,李虹辰在開拍前接受了“扒皮自毀式”的軍事訓練和武術訓練,在四個半月拍攝期中,他需要每天一直穿著130斤重的外骨骼。李虹辰笑稱:“剛開始大家看到外骨骼還躍躍欲試。”由于外骨骼太沉,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拍攝,演員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拍攝現場就有救護車待命,而這些旁人看來艱苦的拍攝過程在“錘子”眼里好似一件平常的小事,“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拍戲又不是度假,演員沒有那么嬌貴。”令李虹辰記憶猶新的是“達叔的敬業”,盡管體力常常透支,達叔卻永葆演員初心,嚴格要求自己。不經意間釋放“演員”追求極致的魅力。
影片此次聚焦于大義而非小情,這是它動人的地方,《流浪地球》有歷史片般的厚重感,是建立在中國文化背景上的科幻電影。它無障礙的詮釋了中國人的情感。作為賀歲片種類新的可能,《流浪地球》將親情、友情、土地情懷放到了太空中,釀造了一杯獨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情感佳釀。
影片將于2019年1月28日進行首映儀式,并在2月5日大年初一正式上映,相信這將會是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中國救援小隊“錘子”李虹辰等你一起,冒險一搏,“為家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