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很多大型的港口,包括上海港、天津港,廣州港、寧波舟山港等等,在這些大型的港口中,每天都有著無數的大大小小的船舶進進出出,異常繁忙。同時在這些大型港口里,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引航員。
外來的船舶對所到的港口、航路不熟悉,好比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很有可能迷路或走進死胡同。如果沒有引航,船舶很容易發生擱淺、碰撞等事故。所以引航員的工作,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引航員,首先他們要對大大小小的各類船只,都能夠做到嫻熟駕駛和操縱;其次還要熟悉當地港口的水域情況、潮流變化、暗礁分布;最后還要有熟練的英語口語能力,和外國船長溝通零障礙。除此之外,要說最考驗引航員綜合應變能力的,還是如何緊急處理好突如其來的斷電、團霧密布、船只失控等各種險情。
今晚節目,請來了三位引航員,與觀眾們分享他們的引航故事。他們是來自舟山引航站的:高級引航員邵建國、高級引航員戚勇英以及一級引航員王博。這個集裝箱年吞吐量世界前三強的港口,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引航,才能讓繁忙的港口忙而不亂、一路高歌。
三位引航員,初接觸工作努力克服不適
邵建國曾是上海一家船運公司的船員,有一次船只開到日本進港時霧氣太大, 申請了引航員引航,就是那一次,那位引航員的專注與認真,讓邵建國開始對引航員這一份工作上了心。他毅然決定辭職,回到舟山,做一名引航員。戚勇英、王博與邵建國一樣,都是因為對引航工作的癡迷、欽佩而選擇了這個職業。這三個人一干,都是十幾年。
舟山是我國唯一的群島城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和東部沿海要沖,背靠江浙滬經濟發達地區,港口和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與此同時,舟山港島礁密布,又地處杭州灣與長江口兩大流域的入海區域,潮差大、流速急、流向復雜,而且航門水道多,對引航增添了更大的難度。
為了能夠在如此復雜的舟山港做好引航工作,邵建國一行,需要掌握舟山港域的特點、航道、水深、水流以及航標設置等,收集潮汐、氣象、航道、水流、碼頭資料和航道變遷、小型船舶活動規律,為安全引航提供客觀依據。并且,還需要學習駕駛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船只。散貨船,油化船,集裝箱,特種船還有現在含有高科技技術的LNG船。在學習與適應的過程中,引航員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成為引航員之前從沒有開過船上船就暈的王博,在成為引航員后,強迫自己克服頭暈,忍住頭痛,適應船上的生活;曾經初生牛犢不怕虎,風浪再大也硬著頭皮上的邵建國,隨著技術的熟練,越來越謹慎,仔細判斷風向和水流,對大自然越發充滿敬畏。
危險叢生生命受到威脅,不懼困難堅守工作崗位
外來船舶進入舟山港區,對港口航路不熟悉,為了避免發生擱淺、觸礁、碰撞等事故,船長一般都會申請引航。此時引航員就上船,操縱船舶并指揮拖輪將船舶安全地靠入泊位或駛離泊位。
可是,船舶并非汽車,無論是體形、重量、行駛環境、操作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潮流、風向等因素的作用,船舶如果朝著目標直線行駛,反而會偏離目標。而且,現在的大型船舶造價動輒上億,輕微的磕碰就損失巨大。如果是大型油輪,一旦發生碰撞造成原油泄漏,那后果更是不堪設想。就像停車一樣,船舶的靠泊和駛離是船舶駕駛過程中難度最大的環節,引航員的工作就是完成這兩個難度最大的環節,其責任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引航員這份工作,也隱藏著高風險。每天登上好幾層樓高的軟梯上到船上,如果是風平浪靜的江面還好,遇上大風暴,浪濤洶涌,那么在顛簸起伏的軟梯上,每一步都潛藏著危險。據美國《讀者》雜志調查,引航員危險性僅次于礦工和試飛員。據戚勇英描述,海上的波浪非常大,尤其是遇到漲潮或者退潮,又或者是大風暴天,那么小艇是會隨著海浪上下顛簸起伏的,上下起伏的高度可以達到四五米左右。如果引航員把握不好登船時機,很有可能會被夾在小艇和輪船的中間,同時,也有可能掉落到海里。除了徒手攀爬,目前國際上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引航員登船的問題。每一年國際上都會有幾個引航員在登船過程中喪生,也曾經有戚勇英的同行,在登船過程中掉落甲板,造成高位截癱。
除了登船的危險,在引航的過程中,還有其他數不勝數的驚險情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船舶失控。邵建國、戚勇英和王博在工作過程中,都遇到過不同程度的船舶失控。邵建國曾經遇過一個從沙特開到舟山的油輪,載滿30萬噸原油,行至蝦峙門航道的時候,油輪方向盤卡住,無法控制方向,并且舵角顯示器壞掉,無法看到船行駛的角度。邵建國當機立斷讓船減速,并且讓機艙右滿舵,抱著賭一把的風險將船往深水區引。值得欣慰的是,邵建國最終化險為夷。
用專業素養,贏得外國船長的尊重和認可
引航員在日常工作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與外國人打交道。外國輪船到達中國港口以后,引航員往往是第一個上船的人,也是外國人見到的第一個中國人。引航員既要負責安全地將船只停泊到碼頭,同時在完成引航任務的過程中,肩負著與外國船員溝通,展現中國人精神風貌的重任。也正因此,引航員被稱為是“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
隨著國力的發展,中國的航海技術不斷提升,引航員的專業素養也越來越高,外國船長和船員對于中國和中國引航員的看法,也有了巨大的改觀。以前下雨天登船時,引航員被淋濕,對方船員可能只是遞過來一條毛巾,但是如今,船長會親自迎到船長的辦公室,提供熱水洗澡。邵建國說:“我覺得得益于這個時代的美好和國家的興盛,讓我們港口的發展迅速,也讓我們引航工作越來越被重視和需要,我要感謝是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讓我找到了職業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今晚節目中,三位引航員將通過他們的講述,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平時陌生但對于港口而言十分重要的工作。因為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的興盛,港口發展迅猛,也讓引航員的職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需要;而引航員也用自己專業的引航技術和敬業的服務態度,贏得了外國船長對中國引航員的認可。今晚21:10,江蘇衛視《美好時代》,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