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tianyan360.cn 鑰匙,連接著我們的家,也關系著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如果讓你把家門鑰匙交給一位親人之外的人,長期在他那保管,相信大部分人三思之后還是選擇拒絕。可今晚《美好時代》的主人公侯立新,卻手握100把別人家的鑰匙,他也因此被稱為“鑰匙醫生”。為什么這100個家庭如此放心地把鑰匙交給他呢?這背后是侯立新近四十年的付出與奉獻。
童年立下醫者夢 30多位師傅的漫漫求醫路
出身于中醫世家的侯立新,祖上七代都是醫生,自童年他便常常跟隨父親一同上山采藥。在父親的啟蒙下,侯立新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了一些藥理。但真正讓侯立新立志做醫生的,還是父親的一番話。
“醫生救人是天職,不論病人身份貴賤,不論是恩人仇人都要救,這是醫生的職責,也是我們老侯家的傳承。”那是幼年的侯立新第一次聽到“天職”這個詞,也就是那一刻,他心里暗下決心,也要做像父親一樣救死扶傷的好醫生。為此,他拜了30多位師傅,求對方收他當徒弟。若對方不愿意就從掃地擦窗干起,慢慢磨著。時間一長,老師們心也軟了,侯立新在此期間也學到了不少民間秘方。
38年救死扶傷,100把義診鑰匙的積累
高考后,侯立新考取了湖北中醫學院,畢業后分配到一家公立醫院做醫生。然而他卻辭了職,這一放棄鐵飯碗的選擇當時讓父親很為不解。但侯立新卻另有自己的一番打算。他想從按部就班的工作狀態中跳脫出來,自己闖一闖。憑著好醫術,侯立新從路邊支攤的“赤腳醫生”一路有了自己像樣的門診店面。
初開診所時,有位中年婦女經常找侯立新看病。一天,她突然拿把鑰匙放在侯立新面前,這番不尋常的舉動讓侯立新一愣。但去到對方家里后,侯立新才知道,患者和殘疾的女兒相依為命,家庭經濟十分拮據。可就是這么一個困難的家庭,卻能把鑰匙交給侯立新,信任他,把生命托付于他,這促使侯立新十分想要為她們做點什么。于是侯立新選擇免費為他們治病,這也是她的第一個義診家庭。至今,這位患者家的鑰匙還在侯立新手里。
而女兒患病,街坊鄰居雪中送炭的經歷更是讓侯立新產生把義診對象擴大的想法。于是他開始關注患的家庭情況、經濟條件,如果遇到殘疾、重病、獨居老人、特困家庭,侯立新便主動提出可以上門義診。相處久了,患者對侯立新很是信任,都主動把鑰匙放在侯立新這。與其說這些鑰匙背后是患者對侯立新的信任,不如說是侯立新治病救人的本能和責任感打動了病人。
創辦好人圈,十萬人愛心之路無悔人生心愿
侯立新的義診不單單局限于自己的一方診所。在全國,他義診的足跡遍布了22個省市自治區。僅在他的家鄉湖北省內,侯立新就義診了36個市。期間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皆來自侯立新自家診所的營業收入。在個人生活上,侯立新也是十分節儉,少吃點,少用點,盡量把錢花在刀刃上。
2007年,侯立新成立了首家個人義診網,通過互聯網平臺為患者提供了一個直接有效的“空中綠色通道”。同時,他的義診舉動也感召了越來越多的病人和病人家屬,大家自發地組成了一支愛心志愿團隊。大家跟著侯立新到全國義診、送藥、送書,到山村扶貧、建橋,到孤寡老人家里提供生活服務。侯立新將這支團隊起名為“武漢好人圈”。
至今,“武漢好人圈”在全國有100多個志愿服務分隊、300名會員和10萬志愿者,累計組織公益慈善活動1300余次。一個人的義診之路,到十萬人的愛心之路,“鑰匙醫生”侯立新把這份愛與希望獻傳遞給了更多人,讓更多人看到人性之善,也讓更多家庭在絕望的黑夜里看到了希望的光。
義診的義,是義務的義嗎?侯立新也許會回答:“是俠義的義。”今晚21:10,江蘇衛視《美好時代》,看“鑰匙醫生”侯立新如何將“看好病、做好人”這六個字詮釋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