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 www.tianyan360.cn 一檔綜藝走到第二季或第N季,創新和改變,被認為是延長節目生命力的“必選動作”,《新相親大會》也一直在堅持創新。
“從規則和模式上來說,我們沒有變化。”距離第二季節目7月14日的首發時間不足一周,作為兩季《新相親大會》的制片人,張紅巖毫不諱言節目的“與眾不同”。在她看來,節目是以展示素人婚戀需求和擇偶觀為核心的相親舞臺,形式與規則的存在,一定是為了更好地呈現內容而服務,“在代際相親的這個框架下,現有的規則設計能夠滿足當下年輕人與父母在婚戀問題上的表達需要,所以我們認為還沒有必要做形式上的改變”。
以“原裝”模式再出發
展示更多不重復的相親樣本
今年初,主打“帶著父母來相親”,江蘇衛視原創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一鳴驚人:12期節目平均收視率1.083%,拿下周日同時段收視冠軍、上半年新節目收視冠軍以及婚戀情感類節目收視冠軍的“三冠王”;節目中的素人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最美女搬運工”獲《人民日報》發文點贊。繼《非誠勿擾》之后,江蘇衛視再度打造出電視相親品類的現象級品牌。
帶著這些成績,《新相親大會》第二季將于7月14日起回歸周日晚間綜藝帶,大家對節目的期待值自然被抬到高點。對此,節目組承認節目組壓力十分大,而壓力的主要來源其是如何完成對自我的超越。
“在規則和形式上,第二季節目沒有做新的設計,依然分設兩個現場,采取6個家庭VS1位單身嘉賓的選擇模式,雙方父母在第一現場就能實現交流。”對于為何以“原裝”模式再出發,她表示,相親節目的看點本身在于真實的人物和真摯的情感,規則與模式上的設定,都服務于大眾婚戀需求以及擇偶價值的展現,而在現有的代際相親的模式框架下,素人還有很多可以表達自我的空間。
因此,對于《新相親大會》第二季而言,重點也是進一步挖掘素人嘉賓這座寶藏。“我們思考的是,什么樣的嘉賓樣本,更適合站到這個舞臺;以及怎么讓不同背景、不同經歷和不同觀點的個體,在相親這一情境中,表達出能讓大眾有共鳴、同時又不重復的素人群像。”制片人表示。
盡力讓素人適應舞臺做自己
好看的相親節目看點始終是人
這一年來,各種形式挖掘素人婚戀命題的情感真人秀層出不窮。一眾長得好看又履歷優秀的小哥哥、小姐姐擺開“我要找對象”的姿態,圍觀群眾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條件這么好,怎么還單身?他們來節目里相親是認真的嗎?
基于觀眾的這一普遍心理,節目組認為,作為受眾口味更正統、針對范圍更廣泛的電視相親節目,在嘉賓選擇上更要做到最大程度的“保真”,充分確保把舞臺留給有真實相親個體的單身男女。
對素人嘉賓有標準底線,但對于相親類節目來說,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又是,因為這兩年婚戀情感類節目的扎堆,對素人嘉賓的需求非常大。“報名的人非常多,孟爺爺在微博發布招募嘉賓廣告后,三天內,將近2500個人加導演組微信,但深入交流后,其中60%的人只是獵奇,30%的人對上節目這件事有顧慮,剩下只有10%的人能夠進行下一步接觸。”談及“選人”,制片人坦言這是相親節目一直以來的一大難題,但合適的素人,又是保證相親節目內容含金量的基礎,“我們希望來到這里的素人,一能適應這個舞臺,第二就是盡可能的做自己”。
“好看的相親節目,核心始終在人。我們做的是素人婚戀服務,只不過這次選擇代際溝通的角度切入,指向的仍然是擁有真實婚戀需求、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第一季節目之所以能獲得廣泛影響力,正是因為節目內嘉賓和節目外觀眾的“情感共振”,不管是憧憬婚姻,還是主張單身,面對婚戀關系中潛藏的各種話題,都會有想要表達的欲望,“這也是相親節目始終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