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www.tianyan360.cn 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第十期于昨晚播出,設計師孫建亞以匠心十足的修繕和設計,給這幢跨世紀老洋房帶來了全新的風貌,成就祖孫三代同堂的溫馨氣息。同時節目聚焦歷保建筑修繕,在兼顧歷史保護與帶來更舒適的人居模式之間,做了一次很好的探索和示范。
匠心改造歷保建筑 跨世紀老洋房重煥新生
本期節目中,由于委托人居住的房子是一類歷史保護建筑,設計師孫建亞在不能動原結構的基礎上,以“安全、品質感、工藝、舊物翻新、舒適度”為改造重點,進行老宅的修繕和設計。在拆除過程中,施工隊發現令人心驚的結構問題:整個房子的屋梁木梁完全腐化,支撐的木柱也被掏空。因老房子結構堪憂,孫建亞與結構工程師連夜開會討論,最終決定用鋼混桶狀結構的加固方案,即墻體四周用一定厚度的鋼筋混凝土進行支撐,然后用鋼柱替換原來的圈梁進行加固。
本次改造的首個重點就是品質感,第一步就是空間的重新布局。設計師在廁所與樓梯的位置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將一樓玄關、廚房和客廳打通,做平了地面,且增加了采光。二樓、三樓房型保持不變,將一樓半的2號儲藏間與長輩房打通做成了套房。原本二樓的起居室在變成了父母房,整個三樓則成為了委托人小楊的私密空間。
第二步是收納系統的規劃。孫建亞將收納師提出的“分類、立體收納、二八原則”的收納體系建議,融入到設計方案里,重塑了一個新的收納系統。他首先為常住的祖孫兩代各自新增了一個衣帽間,在每個空間內設計了大量頂天立地的柜體,增加立面的儲納面積;同時保留儲藏室,增加隱藏式收納。其次是整體隔音問題,設計師把原本老建筑的空心木墻都換成了實心磚墻,還采取了“輕鋼龍骨+隔音棉”的隔音工作。
品質感還體現在細節上,依據老人對光照度的要求,設計師特別選擇了柔和而明亮的磁吸燈。為了讓房子有更好的采光與隔熱保暖,設計師更換了全屋的門窗系統,仿老建筑的窗戶風貌,不僅氣密性、隔音性非常好,還自帶防墜落裝置。
施工工藝也是本次改造的關鍵。整個建筑使用了大量定制型材,來提升整個空間的線條感,不僅美觀,還能防止涂料的開裂。同時,不同型材的使用也給整個空間預留了伸縮縫,延長空間的使用年限。設計師還使用了大量的實木木飾面,以保留老房子原來的韻味。
“舊物翻新”則是本次改造的重要特色。原來樓梯的老扶手經過重新打磨,再次被安裝上去。由于原來的樓梯木地板已經腐朽無法使用,設計師將老房子拆下來的木梁重新加工,制作成了樓梯踏步板。這樣一來延伸了踏面寬度,消除老人上下樓的安全隱患。至于保留下來的木地板,設計師要求采用市面上實木地板的鎖扣技術,進行重新加工。
兩百多天的改造,尺度上的毫厘必爭,細節上的苛刻要求,在設計師孫建亞的一筆一畫之下,原本岌岌可危的老洋房煥發新生,繼續經歷歲月的洗禮,傳承下去。
聚焦歷保建筑修繕 傳承祖孫三代的老宅記憶
本次改造的上海富民路老洋房建于1941年,屬于一類歷史保護建筑。諸如此類的保護建筑,在上海徐匯區、靜安區、黃浦區、虹口區等比比皆是。本期節目聚焦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設計師孫建亞通過匠心改造,既維持了建筑的原始風貌,又讓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得更為現代化和舒適,為歷保建筑如何“留得住、改得好”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時代變遷,歲月流淌,但不變的是對“家”的思念,對生活的熱愛。老宅里面的每代人,都有屬于那個年代的特別記憶,承載著他們的悲歡離合與成長回憶。因此,設計師孫建亞將這幢老洋房的一些老物件都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來,媽媽味道的舊沙發,遍布兒時印跡的老地板,門上富有歷史感的掛件等。設計師為委托人一家打造的新家,不但美觀、舒適,同時也充滿了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