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翻譯奔赴全球打造最強“國際PK”
第二季《最強大腦》開播在即,比起嘉賓、舞美,最強選手們的技能更是比第一季提升了不止一個level。這些牛人們都是怎么被發掘的?最近節目組透露了第二季尋找選手的軼事,為了新一季節目,編導們不僅跋山涉水走遍整個中國,創造了許多“最強記錄”,更是首次帶著翻譯走出國門,打造更精彩的國際對抗賽。期間歷經艱辛,也遇到了許多具有獨特能力的選手,只想說“終于找到你,還好我沒放棄”,堪稱一部傷不起的血淚史。
第一季“最強選手”記憶猶新 第二季編導跋山涉水“不容易!”
《最強大腦》第一季的最強選手們——“魔方狂人”賈立平、“指紋神探”吳天勝等等還讓觀眾記憶猶新,其中“中國雨人”周瑋的表現更是感動了無數觀眾。每次節目播完都有許多網友感嘆:“這些人都是從哪兒找來的?!”說到選手周瑋,節目組還能回憶地起那是編導無意中翻到五年前的一份舊報紙,“看到了他的故事,當即我們立刻派編導到他的山村進行考察。再確認他的才能屬實后,又聯合北大心理學院形成15人的評測小組奔赴山村進行科學驗證,最終把周瑋和他母親請上了舞臺。”
比起第一季節目的前期準備,第二季《最強大腦》的節目組為了尋找到“更強選手”跋山涉水,歷經艱辛。“最冷的時候在東北,零下30℃,最熱的時候又去了海南,40℃,這就70℃的溫差了。”編導回憶說:“我們還坐遍了你能想到的各種交通工具,飛機、火車、大巴這都是好的了,后來都是拖拉機、三輪車、板車,還走過幾小時的山路,城市、村莊、深山老林,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一點線索我們也要去看看。”
地毯式搜索全中國 頭腦風暴制定尋人標準
有了第一季的比較,第二季選手的要求自然更高,到哪兒去找這些腦力天才?《最強大腦》的編導們走遍了中國地圖,開啟“地毯式搜索”。節目組分為華中,華南,華北三大片區,集結80位編導配合5家地推公司進行全方位搜索。前期選手組的編導人力投入達到50多人次,在整個綜藝節目歷史上還沒有如此大規模的人力投入。從最南邊的海南島到最西邊的新疆、西藏再到最北邊的東北延吉,有編導笑稱“就差南沙群島了。”
想要找到真正的“最強大腦”,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那么在搜尋選手之前,節目組是否制定過一些標準?編導們表示:“最強大腦的各種能力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肯定不會有固化的標準,我們能做的只能是不斷開拓思路,一直一直在腦力風暴。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比第一季更強,要給大家展現更逆天的表現?,F在我們網羅了一批選手,然后我們會根據選手能力設置考驗和挑戰環節。同時這些挑戰還要經過充分的科學驗證。現在我們編導組看到生活中的東西,比如二維碼,都會條件反射想可以怎么設計,可以反映出什么能力,觀眾們一定能在第二季《最強大腦》中看到選手帶來的不一樣的表現。”
貓眼男孩、人體時鐘 尋人經歷堪稱傳奇
采訪中節目組還說起,有一組編導專門翻閱了各大城市過去十幾年的的老報紙,就是為了找到各種“奇人異士”的線索。有編導翻到十年前廣西某地的一個報道,當地有個“貓眼男孩”,祖上沒有外國人,他的眼睛卻是藍色的,擁有夜視能力,不需要任何照明,可以在黑夜里自由穿梭。節目組看到報道后非常感興趣,想要找到這個男孩。僅憑著一張舊報紙,編導們就直接奔赴當地農村,和當地的政府、媒體打聽,卻沒有任何線索。不巧那天臺風即將到來,只有一班車能趕回市區,節目組還是繼續跟村里的老人、學校老師、校長打聽,都是查無此人。最后好不容易和一個面包車司機打聽到了村里確實有這個人,大家滿心激動地找到他,但是這個長大的男孩,在十年后卻已經喪失這個夜視能力,只能空手而歸。
在尋人的過程中編導還碰到了一個能讀取時間的小孩。無論何時問他,這個孩子都能準確說出此刻是幾點幾分,誤差非常小。但是這個孩子十分好動,甚至不受控制,也不能跟人正常交流。孩子的父母懷疑他可能得了自閉癥,節目組幫助他們聯系到了《最強大腦》的科學顧問團,驗證孩子并沒有得自閉癥,并對他進行為期幾個月的治療,直至他回歸正常學校生活。而此時孩子的能力卻慢慢消失,讓所有人都十分困惑。
編導攜翻譯赴日美德英 打造最強“國際PK”
第一季《最強大腦》中的中國戰隊和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的國際PK賽首度開啟了國際腦力挑戰之旅。激烈刺激、頗具看點的中外對抗,吸引了許多關注。第二季節目中,中國戰隊將再次向世界發出挑戰,編導們為了尋找到國外“最強陣容”,首次跨出國門“出國尋人”??紤]到語言不通,節目組還專門為編導們配備了“最強翻譯”,全程協助,共同尋人。
節目組奔赴亞洲、歐洲、美洲,搜尋了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通過多方渠道聯系到了當地的腦力競技協會、門薩俱樂部和記憶達人組織,為他們介紹《最強大腦》第一季節目,表明節目組的意愿,希望通過專業組織推薦頂尖選手。節目組主動聯系各國頂級腦力精英,參考各個選手的能力,挑選其中“最強天才”發出邀請,共同打造出了日、美、德、英“四國戰隊”,這些頂尖天才們將云集《最強大腦》第二季,全球中外頭腦競技再度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