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麗傳媒制作出品,著名編劇申捷、《大丈夫》導演姚曉峰、《辣媽正傳》《大丈夫》制片人黃瀾“強強聯手”,趙薇、佟大為、董潔、潘虹、韓童生、韓青、李佳、郭凱敏、崔新琴、李明珠、王森、郭曉婷、藍盈瑩、紀姿含、劉亭作、田雨等聯袂出演的“2015年度頂級劇王”《虎媽貓爸》日前正在東方衛視、天津衛視黃金檔火熱播出,新科金像獎影后趙薇變身嚴厲虎媽,與溫順的貓爸佟大為為了女兒的教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并引發了一系列擇校、學區房、興趣班、隔代疼等親子教育的種種熱議話題,使得該劇成為當下教育親子劇當之無愧的新標桿,而圍繞教育所傳遞出來的勵志正能量,也讓觀眾在熱議反思中引起強烈共鳴。自開播以來,該劇不僅收視率一路飄紅,穩穩沖進黃金檔收視率前三,更是在網絡上引發了全民熱議,全網播放量也是一路高開高走,截至上周末,已輕松飚破6億,本周隨著劇集推進,播放量沖8破10也并非難事。據悉,該劇同時由海外獨家合作伙伴“福斯國際電視網”全球發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九個國家和地區黃金檔同步播出,成為首部全球同步熱播的華語影視劇。
頂配陣容成就親子教育劇新標桿 趙薇“未來幾年不會再拍電視劇”
作為2015年最火最接地氣的教育親子喜劇,《虎媽貓爸》匯聚了趙薇、佟大為、董潔等難以復制的頂配陣容,以及編劇申捷、導演姚曉峰、制片人黃瀾等目前電視劇市場上的最強幕后班底,同時在題材上另辟蹊徑首次聚焦學前教育,將幼升小、擇校、興趣班、早教、隔代疼等社會熱點悉數呈現,一個孩子的學前教育引發的情感沖突、婚姻危機、家庭大戰也由此打響。趙薇近日也透露,拍完《虎媽貓爸》之后,未來幾年將不會再拍電視劇,并笑談一部電視劇相當于二十部電影的量。作為“7億女導演”、“新晉金像獎影后”,已經七年沒有拍電視劇的趙薇,為何會偏偏選擇《虎媽貓爸》復出熒屏?趙薇坦言,這是這么多年來唯一一部關注孩子教育問題的親子劇,里面的社會話題也讓她很看好,而且電視劇是她非常熟悉的舞臺,偶爾回來拍戲很親切也很過癮。
劇中,虎媽趙薇一出來就用一股子虎勁兒穩穩抓住觀眾,女兒兔妞在幼兒園升小學的面試中表現不佳,也徹底激發虎媽趙薇對第一小學的向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虎式精英教育,更惹得追劇的觀眾們連連嘆息“很真實一點兒也不夸張”、“很多場景都似曾相識,有虎媽的孩子都是折翼天使”,而眾多家長們也是獲得了極大的情感共鳴“從虎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來我也是虎媽”,此外,擇校、學區房、早教、隔代疼等事關當下一代成長的教育話題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而除了虎媽,貓爸佟大為的“快樂教育”、白天鵝初戀董潔的“心靈教育”、狐貍奶奶的“公主教育”、獅子姥爺的“棍棒教育”,以及狼爸的“狼性教育”,也讓該劇的“東西方教育理念”直接碰撞,不僅增強了該劇的情節亮點和喜劇效果,更讓觀眾在觀劇之余對當下的教育現狀有所反思。同時,觀眾們也紛紛表示:“貓爸才是真正的好男人。”并有不少觀眾直言:“任何一個戲骨新出場都感覺是主角在對決,特別是潘虹、韓童生、浣碧藍盈瑩,真的搶戲不少。”觀眾們表示,潘虹飾演的狐貍婆婆真是不怒自威,而獅子姥爺韓童生也是渾身是戲,尤其是突襲檢查電視、給電視扇扇子降溫、查電表的環節,更是讓觀眾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這個橋段好搞笑,也感覺好親切,這就是我的學生時代啊”。
“孩子教育問題”正能量反思 趙薇“只是為觀眾呈現各種可能性”
與傳統的家庭劇、親子劇的小格局和臉譜化不同,《虎媽貓爸》圍繞學校、家庭、職場三大戰場,細膩而又生動地刻畫許多性格鮮明的“動物家長們”,并且全景式展現當下學前教育中的各種社會熱點,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婚姻危機、家庭風暴。更為難得的是,該劇從始至終還增加了幾分對不同教育理念的探討和對教育本身的反思。趙薇表示,這部劇其實就是通過一個特別過分要求自己的虎媽角色和其他極端的家長角色,來讓人去反思“你這么去追求是好還是不好”,而不是贊成虎媽的做法,或贊成貓爸的做法、白天鵝的做法,它其實是給觀眾看各種可能性。同時趙薇也談到,自己生活中肯定不是虎媽,她對虎媽對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也是保留意見,“我是贊成干嘛非上重點,但是角色人物是這樣設置的”。
此外,貓爸佟大為也表示,自己拍戲之前,一直在尋找一種適合所有孩子的方法,但拍完之后因為遇到很多的教育專家,才了解到真的沒有這樣的一種方法,所以孩子還是需要因材施教。在貓爸佟大為而言,這個劇要給大家傳達的觀念,是要學貓爸的夫妻相處之道,一個家庭沒必要都是老虎,當老公的可以當個貓爸,貓呢也不是怕老虎,貓偶爾要是發脾氣的時候攻擊人的時候,還是很兇的。
顛覆傳統“嚴父慈母”模式 教育話題引專家發聲諫言
不得不提的是,《虎媽貓爸》的橫空出世,相較于中國傳統社會的“嚴父慈母”模式,顯然是一種角色互換。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非常多“虎媽貓爸”式的家庭,呈現出“嚴母慈父”的教育搭配,同時也確實有很多年輕父母像虎媽貓爸一樣,直到孩子幼升小之際,才陡然發現學前教育為時已晚、隔代教育未必靠譜。針對家長們的教育迷茫,日前社會上的很多教育專家也紛紛公開發聲,力挺《虎媽貓爸》直面教育現狀的同時,也給出了一些相應的說法和建議,供家長們了解和學習。
教育專家表示,嚴不是令孩子恐懼,慈不是放任自由,焦慮的媽媽,如果過多或過細的做規矩,只會讓孩子厭煩或者無所適從,結果適得其反,因此才會出現劇中兔妞“討厭壞媽媽”的現象。而對于目前備受熱議的“學區房”話題,教育專家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校長王緯虹也談到,這其實是一個老問題,家長對優秀教育資源的渴求可以理解,房產商利用家長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做推銷也可以說是經營之道,不過家長也應該想到,即使通過學區房讓孩子上了好學校,能否有預期效果還很難說。而興趣班問題,王緯虹表示,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更應先弄清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因為只有孩子有興趣、愿意上,他才會學得好,而現實中,往往是家長的興趣替代了孩子的興趣。此外專家也強調,即便是孩子的興趣,也應該適度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