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日,中美電影節在洛杉磯正式拉開帷幕,作為本次電影節的重頭活動“中美合作高峰論壇”好萊塢派拉蒙制片廠舉行,論壇匯聚了各電影公司“掌門人”前來參與,麒麟影業總裁龐洪作為嘉賓受邀出席“中美電影合拍單元”,與著名導演陸川、奧斯卡獲得者理查德·安德森、艾美獎獲得者比爾·伯頓、導演高志森、Arclight電影公司創意總裁邁克·賈布拉維共同探討中美電影合拍的經驗與心得。
好萊塢“六大”要到中國來,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近十年超乎想象的增長,好萊塢六大制片場陸續實現在中國登陸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辦事處、合資公司。于此同時,龐洪說:“盡管中國在不久的未來將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但是中國電影市場只占世界電影市場的一小部分,我們要思考如何守住自己蛋糕的同時分享世界的大蛋糕”。
中國電影“走出去“包含很多層面,其中一個就是中國資本“走出去”投資好萊塢影片,導演陸川幽默地說:“龐總是中國資本國際運作、“走出去”投資好萊塢電影的代表,他都去投資外國片了,那我們誰來投啊?”龐洪談到國際合作要有前瞻性,“深入到好萊塢的投資,并不只是純資本投入,而是我們讓自己的團隊深入到美國團隊中,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從預算的制定到實際拍攝階段預算的管理,我們在學好萊塢這一套成熟有效的工業操作流程,我們帶著這種先進的方式再回到中國,用好萊塢百年驗證的講述故事的方法和技巧,來講中國人的故事,讓中國的真善美以一種世界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走出去’“。
合拍,會為中國電影產業注入國際力量,打開世界市場,幫助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是龐洪作為電影人的思考和目標。
合拍片的類型選擇如何掌握
談到合拍片的類型選擇上有什么規則可循,艾美獎獲得者比爾伯頓針對北美的觀影習慣解釋道:“家庭類影片容易暢銷全球,老少皆宜,在中國迅速成長的市場中,家庭片才占到17%這個比例,非常低,我們看好這個市場和可開發的空間。”在這個問題上,龐洪認為家庭情感的訴求是國際文化的共通點,而在中美合拍的合作中:“中國最欠缺的是高新技術和完善的配套體系,以及銀行、擔保公司、制片公司成熟的配套合作機制。我認為中美合作應借助國際尖端的技術,拍具有規模的、技術含量高的科幻題材和魔幻題材的電影。中低成本的喜劇并不依賴太多的國際資本和技術,更多的是了解本土文化和幽默習慣的導演,因為喜劇的元素在很多情況下其價值觀是有地域性的,那么一部接地氣、有本土色彩的成功喜劇再移植到另一個國家和文化里是比較復雜的,就好比東北的笑話廣州人不一定喜歡。那么,就讓了解本土的導演來創作當地喜劇吧。”
合拍,故事類型從創作開始就是要建立在共通的情感基礎上,從普世價值切入,實現文化的認同與交流,而不是生硬地將中外兩種文化雜糅。
麒麟影業投拍中美合拍動作片《龍之誕生》
由麒麟影業投拍的中美合拍動作片《龍之誕生》,已經進入了前期籌備階段,導演喬治·諾非更是于10月底到中國勘景,感受中國文化和李小龍的武學精髓,可見劇組對中國文化在電影中的表達十足的重視,作為制片人的龐洪也談到麒麟影業投拍此片的初衷:“李小龍作為享譽全球的華人功夫明星,不管是作品和個人經歷都具有傳奇色彩。這部中美合拍片無論在團隊選擇上,還是故事本身,都期待從國際的視角展示李小龍傳奇經歷。”
據悉,《龍之誕生》制作陣容可謂強大,除了龐洪親自跨刀擔任制片人外,匯集了由《命運規劃局》導演、《諜影重重3》《十二羅漢》的編劇喬治·諾非執導,憑借影片《尼克松》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的夢幻組合史蒂芬·里維爾和克里斯托弗·威爾金森擔任編劇,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杯酒人生》的制片人麥克·倫敦共同制作,力圖將李小龍的傳奇經歷完美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