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盜墓筆記》之后,愛奇藝近期熱播另一部靈異類影視作品《靈魂擺渡2》再次成為了外界熱議的話題。
《靈魂擺渡》是愛奇藝和北京完美建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懸疑靈異題材網絡劇,由巨興茂、郭世民執導,于毅、劉智揚,肖茵擔任主演。該劇講述男主人公有一雙能看見鬼魂的眼睛,他在一家24小時便利店做夜班營業員,而這家店其實是一間靈魂驛站。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靈魂擺渡2》播出后第二天的播放量2537萬,位居當日網絡劇日播放量之首,超越同期搜狐視頻的《他來了請閉眼》、騰訊視頻的《暗黑者2》以及優酷土豆的《我的靈界男友》等同類靈異題材網劇,而截至到11月16日,《靈魂擺渡》第二季的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4億大關。
不過,相比單純的播放數據,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愛奇藝運作《靈魂擺渡》這個純網IP的思路。在經歷了第一季全程向用戶免費播放后,愛奇藝決定在第二季嘗試“免費+付費”的點播模式。那么讓我們看看,愛奇藝是如何最大程度的“榨干”這類純網IP的商業價值的?
第一季培育第二季消費
與今年愛奇藝推出的《盜墓筆記》一上來就付費運作不同,《靈魂擺渡》的付費運作是循序漸進的。我們會發現,《靈魂擺渡》第一季的上映時間是在2014年的2月底,當時愛奇藝并沒有采用任何的付費觀看模式,而是全程免費向用戶呈現了該劇。
如果說《靈魂擺渡》第一季的商業模式,那就是傳統的“免費+映前廣告”。但是第一季的播出給這款靈異IP網劇積累了大量的用戶人氣,根據《科學中國》去年3月底的一份監測報告,《靈魂擺渡1》以2.5億的播放量在當時所有網劇中排名第一。
一位上海的影評人認為,正是基于第一季的免費,《靈魂擺渡》得以在去年積累獲得了大量用戶人氣,從而讓該劇第二季上線后使得愛奇藝有這個底氣來推行今年的付費模式。
這樣看來,第一季打基礎積攢人氣,第二季收費消費人氣,似乎倒成了視頻網站運作新IP的一種好辦法,也是將純網IP商業價值最大化挖掘的不二法門。畢竟《靈魂擺渡》不是《盜墓筆記》,后者已經通過文學小說的形式獲得了市場的檢驗,這類熱門IP當然可以從第一季就開展付費運作。而新的IP則更宜循序漸進,這一點上看,愛奇藝的運作思路倒是值得業內的借鑒和學習。
在第一季播出后,《靈魂擺渡》制作方就曾發布這部劇集的核心觀眾群的精確描繪:穿著優衣庫羊毛衫,踩著 Nike 跑鞋,拿著蘋果或三星手機,通過微博微信和朋友溝通交流,并下載了美圖秀秀、酷狗音樂等 APP,每天用 QQ 和 126 郵箱收發郵件,熱衷淘寶,對韓流明星非常了解,當然偶爾也會約上朋友玩上幾局天天酷跑或坦克大戰。
這樣的精準定位,對于后續劇集的制作和商業營銷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網劇相比傳統電視劇更有優勢的地方之一,就是基于大數據的用戶畫像。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圍繞真正的用戶群體來定制后續內容,從而加大了第二季的商業可開發性。
愛奇藝版權管理中心總經理張語芯曾在《靈魂擺渡》第二季開播發布會現場表示,《靈魂擺渡》是愛奇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 IP,愛奇藝會像養自己孩子一樣,給他最好的營養,讓它茁壯成長,一直伴隨著熱愛《靈擺》的粉絲們走下去。
《靈魂擺渡》付費背后的思考
今年有兩部劇開啟了愛奇藝對于付費模式的探索,一個是《盜墓筆記》、另一個是《心理罪》,這兩部劇率先嘗試了會員全集搶先看排播模式,唯一所不同的是,《盜墓筆記》屬于完全的周播劇,而《靈魂擺渡 2》采用了每周五、六、日晚上線一集兼向會員開放全集的排播方式。
從免費到廣告再到付費,愛奇藝試圖將這類純網IP商業價值進行最大化的挖掘。但問題是憑什么讓用戶們愿意付費買單。如果說《盜墓筆記》僅憑IP大名就能讓用戶愿意乖乖掏錢的話,《靈魂擺渡》能夠依靠的或許只有自身過硬的內容。
根據豆瓣的打分統計,兩部《靈魂擺渡》的得分都在8分以上,其中《靈魂擺渡1》的評分達到了 8.1 分,第二季的評分為 8.0分。
在《靈魂擺渡 1》里有各種致敬《聊齋》的橋段,狐仙、鬼上床、借尸還魂,但更不乏《色戒》、《北京一夜》、《贖罪》那樣催淚又有深度的故事。《色戒》聚焦一位與狐仙交易,為了美麗假皮囊放棄親情、愛情、友情的女子;《贖罪》闡述“惡人比鬼更可怕”的原罪;《北京一夜》有點李碧華《胭脂扣》的影子,讓無數網友淚奔。
但與《聊齋》所不同的是,聊齋所講述靈異鬼怪題材年代過于久遠,內容距離現代人生活很遠,無法引起太多共鳴。而《靈魂擺渡》則是將靈異題材聚焦在當代社會背景下,將恐怖故事與日常生活場景緊密結合,帶入感十足。
可以說,在過去幾年國內影視作品的熱賣中,合家歡的喜劇題材是最受歡迎的,但是今年以來《大圣歸來》引發了大家對于動漫熱潮的新關注,而誰又能說《靈魂擺渡》所代表的靈異IP不會是影視業下一個的內容風口呢。
這部被稱為緊張刺激,又不失溫情,表面講鬼,實則講人的網劇熱播背后所折射出的信號或許更值得市場進行探討和深思。
當然對于愛奇藝而言,《靈魂擺渡》現有的最大意義在于可以推動龔宇所提倡的付費業務。今年6月以來,愛奇藝相繼推出《盜墓筆記》、《心理罪》、《校花的貼身高手》、《錯配搭檔》、《蜀山戰紀》、《美夢成真》等多部付費大劇。
而愛奇藝的野心遠不止于此,2016年起愛奇藝承諾會投入50%以上的資金、資源用于VIP會員業務,并推出超40部會員大劇,滿足VIP用戶每月都有新劇看的需求。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表示,一個收費會員貢獻的收入是免費用戶貢獻的廣告收入的20倍。在中國視頻會員服務爆發的風口,會員收入將逐漸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的主要營收來源。(稿件來源:數娛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