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唱成名》總決賽現場,護航大使巫啟賢面對自己看好的選手獲得網友支持票數過低的情況,忍不住提出不滿,質疑網友投票不夠專業,發問為何評委沒有投票權。一時間,評委和觀眾應該如何分配選秀話語權的命題再次被提起,引發行業和大眾的普遍思考。
作為一款首開行業先河的綜藝節目,PPTV聚力自制的純網選秀節目《一唱成名》從賽制到形式全面創新,打破了傳統選秀節目的諸多限制,成為互聯網選秀領域的標桿代表。無地域、無時差、無評委的“三無”標簽更廣為人稱道,六大族群的選區設置打破了以往選秀節目以地區進行海選的標準,開啟了更具兼容性和開放性的選秀格局。獨創護航大使的角色,堅持無評委設置則真正實現權利回歸,旨在票選最具全民代表的平民偶像。
一直以來,評委似乎已成為選秀節目的專屬標配,更是權威和專業的代名詞,選手獲得評委認可成為選秀的重要評判標準。但在全民狂歡的市場背景下,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網絡作品內容都逐漸呈現出新特質,全民參與已成為不可遏制的態勢。不只是綜藝選秀,往上延伸至整個互聯網自制內容都呈現出去中心化、去明星化的迫切需要,傳統的威權邏輯注定被取而代之。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綜藝節目話語權的更迭,正是用戶需求深化的最直觀表現。和電視觀眾用遙控器決定喜好一樣,網絡用點擊量和互動量決定互聯網內容的生死存亡。作為互聯網內容的核心用戶,90后、00后等新生代用戶群對網絡、手機的依賴性和忠誠度更高,他們需要更多空間和渠道去平等、自由的表達自己的主張和理念。在《一唱成名》3萬多選手中,90后甚至95后網友分占了極高的比例,而通過網絡或手機投票的形式決定場上選手的去留也充分尊重了大眾意愿,刺激了觀眾參與度和互動性,掌握主流大眾的話語方式成為網絡綜藝節目實現用戶和平臺對話的流行密碼。
誠然,綜藝節目需要話題性人物,明星大咖對于節目收視率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但能夠在專業美譽度和大眾影響力的博弈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合理利用明星效應,構建大眾話語權格局,將會帶來一個嶄新的發展局面。在這方面,《一唱成名》去評委設置護航大使,開放全民投票的成功經驗將為互聯網綜藝真人秀帶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