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短短的一個月里,中國電市場票房如一列高速列車一路狂飆,中國電影史上眾多票房紀錄諸如單月票房紀錄、單日票房紀錄、單片票房紀錄等,均被依次刷新。依據貓眼電影最新發布的 《貓眼大數據解讀2016年2月中國電影市場》分析報告,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在大年初一6.4億票房刷新中國影視日票房紀錄,拉動大盤再創新高。此后連續7天單日票房都突破了2015年7月18日由《捉妖記》、《煎餅俠》、《大圣歸來》共同創造的4.25億的單日票房紀錄。假期之后票房盡管下滑,但直到元宵節前,每天都仍有2億以上票房,最終到月底以68.7億元的漂亮紀錄完美收官。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2月份中國電影市場票房一再破紀錄的井噴?從貓眼電影發布的大數據分析報告中我們發現如下四點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
關鍵因素之一:觀影人次增加和價格杠桿帶動市場規模
總體來看與2015年2月相比,2016年春節檔用戶觀影頻次增長并不顯著,但觀影總人數從去年的1.1億人增長到1.9億人。由此可見,2016春節檔的高票房主要得益于觀影人數的大幅增長。顯然,人口紅利為電影市場井噴帶來的顯著的影響。
與此同時,貓眼電影大數據報告顯示,自2015年1月以來電影票價格走勢呈一路下降趨勢,在各檔期內影城、片方、電商的促銷優惠活動是電影票價格趨勢低走的主要因素,在2月份春節檔期間各家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使得價格杠桿對市場的影響愈加明顯,實惠的觀影價格吸引大量新用戶走進電影院,人口紅利和價格杠桿的疊加效應最終導致大盤規模劇增。
關鍵因素之二:銀幕數增長與高場次排片奠定票房體量基礎
從消費側看,近年來電影院的發展及熒幕增量對票房增長的基礎性推動作用功不可沒。貓眼大數據報告顯示,從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全國新增影院1600多家,新增銀幕近11000塊,為春節檔的高票房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土壤。
在今年2月份尤其是春節檔期間,電商預售票房指引下影城排片的科學化、合理化及場次優化亦是奠定票房體量的基礎性因素。大年初一預售票房高達33999萬,預售票房破紀錄給予影院極大的票房信心,間接推動影院增加場次、提高排片密度,初一當天全國電影放映總場次達22.8萬場,大年初一單日單熒幕放映場次也顯著高于2015暑期檔記錄,最終為春節檔以及2月大盤的超高票房奠定了市場基礎。
關鍵因素之三:優質影片是2月票房新高主要動力
在中國電影市場的檔期作用越來越明顯的同時,電影本身的品質和系統性宣發實力對檔期票房的決定性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尤其是在今年掀起春節檔觀影高潮引領二月份票房走勢的三部大片《美人魚》、《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云3》最終取得54億的高票房,占2月總票房的79%,與這三部影片自身的品質密不可分。
在貓眼想看數顯示,三部影片在上映前已具備極高的關注度。2月份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開展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數據也顯示,2016春節檔三部影片獲得觀眾較高滿意度,滿意度得分81.4,比去年春節檔高出1.1分;這三部優質影片已然成為2016年2月份電影高票房的主要推動力。
《美人魚》票房自上映以來票房增長一路迅猛強勁,不但在上映首日奪得2.8億票房,2月19日登頂內地票房總冠軍,2月26日更一舉突破30億大關,成為內地影史首部單片過30億的電影。《美人魚》能取得這樣的票房奇跡,影片本身的情節、卡司、情懷以及“星爺”自身的號召力是過硬的基本條件,由此引發了影迷的高度關注和青睞,在貓眼電影上的評分高達9.1分。在影片上映過程中截止2月29日,貓眼電影平臺共產生78萬條《美人魚》相關用戶評論,其中有超27萬條評論提及“星爺”“周星馳”。
此次《美人魚》的票房一路破紀錄的大爆發,除了星爺電影自身品質過硬之外,背后發行、營銷的系統性支持十分重要。正是片方的“情懷營銷”、“饑餓營銷”策略讓《美人魚》觀影成為一個社會熱潮,而電商平臺的宣發助力也是《美人魚》大獲全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美人魚》聯合出品方貓眼電影平臺化、數據化的“24小時立體發行”和“海量數據支持下的用戶細分和精準觸達”,協助《美人魚》實現宣發的敏捷化、精細化和觀影用戶的高觸達、高轉化,為該片票房一路狂飆,提供了互聯網平臺化支撐。
美人魚關注度趨勢
關鍵因素之四:電影電商平臺成為票房增長重要推動力量
2016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務的線上化率超過了80%,這意味著為電商平臺已經成為電影消費的主要入口成為電影票房票房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貓眼電影等電影電商平臺提供了便捷的線上選座、全面的影庫信息和真實觀眾的評價平臺,大幅度降低了觀眾的時間成本和決策成本,使線上購票全面成為用戶的首選購票方式。
與三四線城市影院和熒幕數高速增長的趨勢同步,過去的一年間貓眼等電商平臺也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加速擴張,電商的渠道下沉也吸引更多三四線城市用戶進入影院,帶動了票房增量。
正是上述這些因素共同推動2016年2月取得超高票房,也將是未來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增長主要推動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催生下一些新的電影市場特征也逐漸顯露。
· 從群體構成來看,2016年2月觀影用戶中,90后用戶占比達53.9%,已成為觀影主力,其中95后觀影用戶群體增長迅速。
· 在觀影用戶中,購票3張及以上的用戶較2015年有所增長,多人觀影逐漸成為節假日家庭娛樂的重要方式。
· 從觀影城市出票量占比來看,在春節期間三四線城市出票量占比達52%,首次超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電影消費的日趨活躍為電影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2016火爆的春節檔和2月份漂亮的市場業績為2016年電影市場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造就2月份電影市場井噴的因素也將成為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新一輪規模化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由此不難看出中國電影市場為迎合大時代的來臨,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到底在今年中國電影市場是否能憑借上述因素彎道超車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