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養成類節目?三句話告訴你答案
在細說蜜蜂少女們的蛻變前,必須解釋一下何謂“養成”類節目。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節目養成偶像,偶像養成粉絲,粉絲養成經濟。首先養成類節目的重點在于培養成熟的個體或團隊,選人、培訓過程、賽制設計都必須有真實、長久的考量。引進日韓造星體系、記錄年輕偶像的成長歷程、面向年輕族群,是這類節目的共同特點。純粹的全民選秀模式,對于時下的90后、00后觀眾來說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新穎的偶像養成模式,能夠吸引到這些更傾向于網絡文化的年輕觀眾。而《蜜蜂少女隊》作為目前國內第一檔將養成目標聚焦在女子團體的節目,在受眾和市場空間上形成了差異化。同時,與其他節目相比,《蜜蜂少女隊》更加突出“養成”二字。
而在女團養成后,必須要加強對粉絲的養成。偶像養成的樂趣本身就在于一步步登向高峰。“被看見”是第一步,接著才是“被關注”。所謂養成系偶像,需要黏著度很高的粉絲群來支持,相比廣度更應注重深度。所謂“養成”,并非一夜成名,而是通過粉絲持續的關注、實際的支持與大量的互動,《蜜蜂少女隊》先期投入巨大,要取得大成功,必須像病毒式傳播那樣,讓大眾主動自發地轉發或討論。目前通過保蜜戰、優化戰、還有決蜜戰一連串激烈的賽程讓大眾的“情緒”開始被喚醒,尤其是在彩排和考核階段根據實時人氣,提供單個跟蹤體驗,觀眾和網友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只追蹤收看某個人,在這樣針對性的體驗中,兩隊少女可以說都完成了最原始的粉絲積累,目前亟需能引發廣泛討論的引爆點形成“公共性”。而本期節目已經播出,兩隊少女的精彩表現能不能成為引爆點引起熱議,讓我們拭目以待。
嚴師出高徒,那些年“教頭”教會我們的事:
吳奇隆和謝霆鋒兩位大咖教頭的加盟為《蜜蜂少女隊》帶來了不少的眼球效應,但與很多節目中教頭角色不同的是,這兩位教頭在節目中不只是走馬觀花式的點評和蜻蜓點水式的指導性的角色,而是真正與少女隊成員們一起訓練,參與度和責任性更大。五期節目過后,兩隊少女的成長有目共睹,但可以看出沖鋒少女隊和閃耀七隆珠隊的成長軌跡各具特色,原因自然是吳奇隆和謝霆鋒教頭的言傳身教。
吳奇隆傳遞給閃耀七隆珠隊的核心概念有三個,第一點,了解。學會了解自己、了解對手,帶給七隆珠的直接影響就是每位成員能夠迅速認清自己的優勢、不足,同時在對手的隊伍里樹立“假想敵”,每場比賽有針對性地提高和補足。
第二點,陪伴。吳奇隆在節目中說過:“你們苦,只要有我在,我愿意陪你們。”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吳奇隆始終做到了陪伴二字。訓練時一起跑步、一起做平板支撐,隊員做平衡車表演時站在臺下的他也同樣站在平衡車上。所以可以看出四爺與隊員之間關系融洽,交流順暢,鏡頭轉到七隆珠隊基本上都是一片和樂融融的和諧氛圍。
第三點,關愛。最新一期節目中面對首戰失利的困擾,吳奇隆仍帶領隊員為關凱元帶來生日驚喜,讓隊員紛紛感動落淚。隊員從暖男教頭那里學會了將這份溫暖傳遞,她們注重團隊精神,互相關愛,甚至連安全名額都可以拱手送給更需要保護的隊友,這樣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隊伍無疑是十分強大的。
而謝霆鋒鮮明的個人特色也同樣影響著他的沖鋒少女隊,他教給沖鋒少女們的第一點就是拿出實力,所以“少廢話”成了沖鋒少女的口頭禪,這直接激發了她們的斗志,讓少女學會用實力說話。第二點無疑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嚴格,在節目一開始謝霆鋒就和少女們說:“想讓我記住你們的名字,那就唱得再好一點、跳得好一點。”最新一期中他針對少女練習時的驕傲和散漫大發雷霆:“為什么?!為什么那么亂?!”但在謝霆鋒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每位少女飛速進步,同時逐漸適應了殘酷的賽制。相比四爺的貼心,謝霆鋒十分務實,他直接表示:“我不是來做暖男的。”但他每場主題賽都和隊員穿呼應的衣服,甚至參與到表演中,經常出其不意地帶給隊員驚喜,在隊員需要鼓勵時讓少女倍感溫暖,讓隊員有和教頭并肩作戰的安全感。
從“成軍”到“優化”,蜜蜂少女們的進化論
除了導師的幫助和關愛,隨著少女們的飛速成長,節目本身也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跟隨少女們一同優化升級,為少女不斷提供成長提供空間和幫助。對比前幾期我們可以看出節目組注重加強舞美和造型方面的提升,讓少女們的舞臺效果如虎添翼,包括之后的節目中會邀請一些大咖助陣指導,為少女們的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師資力量,在第五期節目中節目組更是聘請了韓國知名的舞蹈團隊nana school對少女進行訓練,直接提升少女技能。而從節目賽程設置來看,隊員在第三集開始替換,保留競爭主體人數不變。第四集開始增加單隊人數的減少危險,兩集內就體現了團隊的兩種變化。而第五期開始,優化后的團隊還將進行團隊保位戰,進行隊內進一步優化,強化團隊整體能力;再優化雙方團隊繼續進行個人排位賽,以凸顯個人能力及特色,賽制巧妙,意在一步一高潮,避免了以往真人秀節目節奏平緩的問題,每場比賽對每位少女而言都是決賽,都面臨被替換的風險。所以她們每場比賽都會全力以赴,會更加珍惜每一次站在舞臺上的機會。
面對導師和節目組的悉心栽培和良苦用心,少女們開始化繭成蝶。從韓國的女子天團“少女時代”到日本的宅男女神“AKB48”,每個紅透半邊天的女團都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女團必備素能之一:實力出眾。追蹤蜜蜂少女們的進化軌跡,最大的進步在于整體實力和技能的提升。無論唱歌還是跳舞,經過夜以繼日的訓練和幾輪實戰演出,少女們從節目第一期的稚嫩和不安慢慢變得因充滿信心而淡定從容。選拔時動作拘謹放不開,站在臺上時忐忑緊張,不停撥弄頭發和衣角,連推蜜團的老師也毫不諱言地指出“沒有形成氣場”。可以理解這些少女們初出茅廬的不安和羞澀,但作為女團必須要有的就是在幾秒鐘抓人眼球和吸粉的能力。在最近幾期中,少女們舞臺表現的進步讓人驚嘆,無論是橄欖球、太極,還是校園、復古,少女們能夠駕馭混入各種元素的唱跳表演,這與她們每天12小時的訓練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今的蜜蜂少女舞臺表現已初具風格,在未來幾輪比賽的打磨后想必還會大放異彩。
女團必備素能之二: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想進入娛樂圈必須具備一顆強大的心臟,輕松hold住各種場合,這樣才能在娛樂圈的沉浮中沉淀自己,繼續前行。而蜜蜂少女們已經從第一場失敗后的崩潰大哭開始逐漸學會心理調適,即使面對決蜜戰的首戰落敗,少女們的表現也相對淡定,能第一時間調整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練習中。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首戰落敗的七隆珠們并沒有讓團隊籠罩在失利的陰影里,而是采用給隊員慶生,并在表演上不斷推陳出新的方式激勵自己。
女團必備素能之三:良好的職業道德。如果說唱跳技能和心理素質是作為偶像的硬件的話,那能讓偶像更上一層樓的軟件就是藝德。而少女在兩位教頭的帶領下也學會了尊重導師、尊重對手,為每一個付出勞動的工作人員鞠躬致謝。
女團必備素能之四:成員各具特色又融為一體。作為一支具有辨識度的女團,具有強烈的團隊風格至關重要,形成風格的前提在于隊員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少女們從第一期的彼此間不熟悉,說話小心翼翼慢慢磨合,現在已經有了團隊意識。在表演中相互配合,甚至連安全名額都相互謙讓,初具團隊雛形。在秉承團隊精神的時候同時也要保留個人特色,這點蜜蜂少女們做的很好,比如常鈺簡單直率,經常有什么說什么;劉雨昕自信強大,能客觀地分析本隊和對手的差距;孔雪兒心懷大局,在隊長作重要決定前能在旁提醒。參考成名的女團,每個團隊都需要一個十分圈粉的“門面”,如果這位靈魂人物能表現出色,那么這個團隊走的更遠的可能性也將翻倍。微信關注:中國娛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