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家現象級企業誕生了。
11日 下午,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通過內部郵件宣布,正式分拆貓眼電影業務,“新貓眼”將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原美團點評平臺事業群 總裁鄭志昊將接替因病休假的原貓眼CEO沈麗,成為新貓眼CEO。在此之前,貓眼電影作為新美大旗下的子品牌之一,為幫助美團成為國內吃喝玩樂的最大平 臺,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新美大的王者地位已經不容撼動,而貓眼則將開啟一段屬于自己的新霸業。
反攻上游的想象力
貓眼的發展路徑在電影行業內堪稱傳奇。
簡單說,自從在2012年2月推出之后,貓眼在電影行業內一直是一個開創者的角色,從最初的團購買票,到成為在線選座神器和國內最大的用戶社區。貓眼電影的商業模式完全迥異于傳統的綜合電影公司。
如今,貓眼的在整個行業的價值體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其 一是用戶。從數據上看,貓眼在電影行業內的影響力已經非常立體化。截至2015年12月,貓眼電影覆蓋購票用戶超過1億, 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000萬。這一組數據意味著什么?就是一部電影只要跟貓眼合作,本身就在與一個用戶量巨大且自帶精準營銷功能的平臺進行合作,貓眼電影 用戶將順暢的轉化為線下活動的參與者。貓眼電影在2015年春節大年初一單日銷售票房突破1億,目前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個比例 是非常驚人的。
其 二是內容。如果從一個媒體的角度看待貓眼,他也是國內最大的電影媒體平臺和互動平臺。在功能上也已經具備了廣告、專題策劃、電影社區、用戶點評等諸多手 段。王興強調,貓眼電影上的用戶評分不僅數量巨大,含金量也非常高,因為“是每個用戶真的走進電影院掏錢買了票、看了電影之后的評分,而不是盜版下載看的 電影。”相比其它與售票無關的電影平臺,貓眼電影上的評分對于電影業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其三是服務,從團購到選座的購票選擇已經廣為接受,如今貓眼已經通過提供電影獨家策劃、明星見面會、電影首映禮、限量周邊正品等服務豐富用戶觀影前和觀影后的體驗。2016年1月,貓眼推出電影票改簽功能,也是行業首創。
其 四是數據。貓眼業務覆蓋全國超過700個城市,與全國超過5000家影院密切合作,積累了超5億人次的消費數據。2015年1月,貓眼上線“實時票房分 析”功能,可以提供全國上映中影片的實時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累計票房以及受眾分析。貓眼實時票房(專業版)迭代至今,包含當天未開映場次已售出的票 房,每30分鐘更新一次。這些數據無論對于院線排片還是片方的宣傳發行,都非常實用。
正是基于以上四大核心價值,貓眼已經做好準備,在面向用戶、院線和片方的服務中繼續往深處挖掘。
獨立之前,貓眼官方對自己的描述是——國內最大的電影O2O平臺;是美團網旗下的一家集媒體內容、在線購票、用戶互動社交、電影衍生品銷售等服務的一站式電 影互聯網平臺。而在獨立之后,根據王興在郵件中的說法,貓眼的目標是依托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其中重點 是發展電影上游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加強發展電影上游,通過資本運作,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
郵件中可見兩個關鍵詞,一是上游,攜C端之力反攻電影產業鏈“上游”腹地,已經是貓眼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此前,貓眼其實已經參與投資、發行了30多部影片, 其中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等票房冠軍。未來,估計將有更多“IP”打上貓眼的標簽。二是資本,王興在郵件中提到,其實從去年開始,貓眼 團隊就在積極和潛在的戰略合作伙伴溝通,深入了解文化娛樂行業,為貓眼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摸清了方向。這暗示著,貓眼很可能已經在資本運作上已經有了比較明 確的整合對象和思路。此番宣布分拆正式為馬上到來的資本動作掃清障礙。
回顧過去三年的發展歷程,貓眼電影已經通過互聯網的玩法改變了傳統電影行業尤其是渠道層面的很多東西。比如C端的觀影體驗、B端(院線和片方)的操盤手段,乃至以上座率為代表的產業整體升級等等。獨立之后,貓眼給業內帶來的更大改變將是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電影內容。
T型戰略2.0
美團的T型戰略在業內比較知名,貓眼的獨立讓人發現這一戰略的呈現已經有了最新版。
簡單說,如果把美團的團購看作一個平臺的橫線,那么貓眼電影、酒店、外賣等則是一條條深入垂直領域的豎線。在美團內部,這些不斷拓展細分領域的行動被稱為 “T型戰略”。貓眼電影的獨立,就是美團“T型戰略”的第一步。王興說“在吃喝玩樂里,電影是IT化程度最高的領域。電影絕對是持久性和爆發性都很強的行 業。”
進一步看,如果說貓眼的成立是基于美團的T型戰略,那么,貓眼的獨立則說明,T型中的每一“豎”在楔入行業之后,經過左沖右突,已經切入行業縱深。貓眼在電影行業里的根系越扎越深,很多要做的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繼續服務美團大平臺的需求。
從美團大平臺來說,貓眼是非常重要的增長引擎。美團的內部數據也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貓眼是美團 App 全新客僅次于到店餐飲的渠道貢獻者,是美團 App DAU 和新客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引擎之一。
但從貓眼自身的進化路徑來看,如果僅僅作為美團大平臺的引擎之一,就是把一個大生意給做小了。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制作環節包括:創意開發、項目融資、影片制作、發行放映、宣傳營銷和衍生價值開發等。貓眼雖然在票房售賣上一枝獨秀,但剔除補貼,算算 傭金。最終拿到的真金白銀其實有限。更多的大頭都還在上游制片和衍生開發等環節。從長遠來看,貓眼在C端上有了足夠大的影響力之后,的確應該趁熱打鐵,利 用在渠道變革上爭取來的資金、技術優勢,馬上攻入上游的利潤肥美之地。
再者,從大勢來看,從去年以來,IP版權、文娛行業的火爆有目共睹。此情此景之下,貓眼如果不趕緊借勢布局,實在說不過去。
用王興的話說,貓眼的獨立,是貓眼實現未來的宏偉目標的必經之路。拆分獨立運營后,新貓眼將有更獨立的決策機制和更靈活的激勵機制。
此外,如果我們跳出貓眼一事,從一個更大的視野著眼的話,你會發現,貓眼獨立的另一個意義是,標志著一個圍繞著新美大平臺的生態體系已經蔚然成型。今天貓眼 可以獨立,后天美團汽車也可以獨立,大后天美團云一樣可以獨立。就像阿里巴巴在淘寶之后,有天貓,再有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云一樣。只不過,對于新美大的生態故事而言,從貓眼才算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