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諾
從2015年起,各大視頻網站開始規模化進軍綜藝制作領域。據統計,2016年將有超過70檔網絡自制綜藝會制作或播出,投資的量級和制作規模也在迅速升級。同時,傳統電視人開始紛紛轉戰網絡綜藝這片尚未開墾成熟的土地。視頻網站在從下游向上游的延伸過程中,給產業鏈帶來了諸多沖擊和改變,電視臺甚至開始主動尋求與視頻網站的合作,新型的綜藝市場生態正在慢慢形成。
“但我不認為網絡綜藝已經邁入了2.0時代,就像互聯網產品一樣,2.0一定要在某種形式上有質的突破,而不是從業者增多、產品數量升級就邁入了2.0。現在的網絡綜藝,依然是以‘觀看’為主要形式,跟電視臺傳統綜藝區別不大,無非就是表達方式中語境有所改變,話題尺度不同而已,其本質還是屬于傳統電視的表現手法。目前,網絡綜藝確實已經進入量變階段,而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現在的互聯網內容市場足夠大,所有人才、技術、資金都開始聚集到這一領域,網絡綜藝2.0時代應該會很快到來。”樂視視頻內容高級副總裁李黎這樣預測。
電視廣告終將消亡?
“未來,電視廣告或許會消亡”,李黎在接受采訪時,給出了一個略顯“危言聳聽”的判斷。“試想,現在人們的消費,還有多少是通過看電視廣告而產生購買行為的?現在品牌被人們記住,更多是通過社交媒體的事件營銷。”李黎告訴記者。
在互聯網和傳統電視媒體浸潤過多年的李黎,是網絡綜藝領域當之無愧的“女王”。早在網絡綜藝還處于早期粗制濫造的階段時,她就帶領團隊制作出了《曉說》《侶行》等一系列當時的“現象級”網絡綜藝。加盟樂視視頻后,她提出了“內容服務生活”的口號,這一方向源于她對未來視頻行業的的發展判斷。“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碎片化時代,什么才能鎖定用戶?是各種獲取信息的硬件屏幕,手機、移動終端、汽車屏、客廳大屏等等。信息傳播方式和傳播路徑改變后,導致人們所有的行為都會發生改變。”她舉例說,人們現在獲取新聞的方式,不再是一家人同時段圍坐在電視周圍看新聞,而是通過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獲取。隨著人們消費行為習慣被改變,廣告形式也會被顛覆。“未來,消費需求會更加依賴圈子,人們更傾向于接受某領域內朋友或專業人士、行業達人的建議。”
基于視頻消費行為模式的改變,未來網絡綜藝將會出現兩種發展方向:一類是單純滿足用戶“觀賞性”的娛樂內容,例如喜劇、戶外真人秀、歌唱類等泛大眾節目,仍然會與電視臺大型綜藝類似;另一類則是針對垂直細分用戶,差異化現有內容的網絡綜藝2.0產品,更加強調實時性、互動性和體驗感。
“互聯網最核心的特點是平等,尤其是用戶與創作者之間。雙方的交流和內容傳遞中間只隔了一塊屏,所以互聯網節目是一種觸手可及的伴隨。做互聯網節目講究產品思路,應該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所以需要根據用戶的評論、喜好、數據分析等,對內容隨時進行調整,直至調整到用戶喜歡的節奏。”李黎總結說。
垂直領域,將潛藏網綜2.0突變“基因”
針對網絡綜藝2.0時代的垂直細分人群,李黎團隊希望打造一系列圍繞“好”展開的新型內容,涉及生活、消費各個層面,從“好吃”、“好美”到“好玩”、“好看”等。
“泛大眾化觀看節目,只要有好的內容就會受到關注,但它的消費周期會很快,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相聲段子能聽十年,所以會呈現起伏式波形的周期變化。而美食、美妝類垂直節目,更偏重實用型,它很難爆發式增長,但會呈現細水綿綿的發展曲線。”李黎認為,目前這類節目還處于摸索階段,沒有形成能夠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形態。而這類節目的興起,與國家消費升級的社會大背景相匹配,是人們從滿足于溫飽向品質生活的消費轉型中比如出現的伴隨品。“比如今年有多檔美食節目出現,該類節目本質上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美食只是一個載體,它不再是以教人學會做菜為目的。比如樂視推出的《你起來看很好吃》,會潛移默化告訴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吃才不胖、冰箱空間如何擺放等,是一種精致生活理念的傳達,蘊含了實用知識型的娛樂節目。”
據悉,樂視視頻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你看起來很好吃2》《你看起來好美》和《極境》三檔節目。《你看起來好美》關注的是時尚生活,《極境》則是一檔關注冒險和旅行的垂直類綜藝。“垂直領域類節目創作的最大難點在于觀眾缺乏共鳴和代入感,泛大眾內容,比如喜劇,只要真的好笑人們就會喜歡;但是美食,只有吃到的人才會感受強烈,美景只有置身其中才會感到震撼,坐在屏幕前的觀眾缺乏這種感受,這給內容創作者會帶來很大挑戰。”李莉表示。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在創作中賦予節目多個支撐點。李黎以《你看起來很好吃》為例,這檔節目最核心的部分是滿足了女性觀眾對于“白馬王子”的想象,帥廚、高顏值、高學歷、多金、廚藝高手等,同時還可以滿足觀眾對明星隱私的窺探,對美食知識、美食周邊的了解,看點由多方面構成。“美食更多時候是一種表達創意和情緒的手段,而不再僅僅是吃飽那么簡單。”李黎總結說。
對于節目“網感”,李黎認為具體應該體現在內容的呈現視角上。“互聯網中,用戶是上帝,他們可以隨時操作關閉視頻。所以要讓用戶來主導,把觀看行為轉化為體驗行為,強調實時、互動和服務性的體驗。”李黎同時強調說,網絡綜藝的傳播手段也在發生變化,內容要通過SNS、衍生節目、錄制時的互動直播等方式,搶占所有傳播入口,以碎片化形式獲得用戶更多關注。
從2016年開始,網絡綜藝在數量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大幅增長,而且正在以各種新的形式嘗試突破,走一條與傳統電視綜藝不同的發展道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往往就將迎來質的飛躍。網絡綜藝2.0時代,或將比人們預期的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