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紀念偉大長征,弘揚長征精神,10月17日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將推出史詩大戲《絕命后衛師》,再現紅34師在長征途中作為后衛部隊,掩護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最終全師幾乎全軍覆沒的慷慨悲歌。該劇由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福建省委宣傳部等單位拍攝;由打造過《湄公河大案》《營盤鎮警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劇的知名制作人芶鵬出任總制片人,著名編劇錢林森、實力導演董亞春,攜手打造;張桐、李強、郭廣平、鄭昊等眾多實力派演員聯袂主演。10月12日下午,該劇在北京舉行首播媒體見面會,導演、編劇攜劇中主要演員共同出席,細述該劇的拍攝故事,展現這部長征大戲的滿滿正能量。
視角獨特的長征大戲,滿滿的正能量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罕見的不畏艱險、不畏犧牲、傳播理想的遠征,寫就了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史詩。多少年來長征的故事一直被人們傳頌,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其中仍然有些英雄事跡和歷史細節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完整評價,更沒有在熒屏上得到很好的藝術展現。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不得不撤出江西瑞金,開始走上長征之路。以閩西子弟為主的紅軍第5軍團第34師承擔后衛作戰任務,他們一路喋血鏖戰,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在中央紅軍縱隊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而這支英雄部隊也為中國革命走向最后的勝利而全軍覆沒。八十多年過去,這段史實在歷史的進程中始終鮮為人知。
長征出發時,擔任中央紅軍總后衛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湘江一戰幾乎全師犧牲。師長陳樹湘不幸被俘,他撕開傷口,絞斷腸子,壯烈犧牲,實現了“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2016年10月17日,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長征大戲《絕命后衛師》就是將這段慷慨悲壯的歷史展現在觀眾面前。
和一般的長征戲相比,《絕命后衛師》可謂視角獨特,它將焦點放在長征的非決策層,即普通的紅軍指戰員身上。除了著力刻畫了以師長陳樹湘、師政委程翠林以及團長蘇達清、韓偉、蔡中、政治委員俞選文等34師核心指揮員的同時,還挑選了賴老石頭、賴嬌嬌父子;林金成三兄弟;張桂雄、李滿玉夫婦;木子李與獵人師徒等一系列人物組合來豐富全劇的人物結構。正是這些人物在后衛阻擊中的堅守,在明知道是一路赴死的戰斗中用生命保全了紅軍主力、保全了中國革命的紅色火種。也正是這些小人物才最真實地體現出中國紅軍長征的艱難不已,更體現出長征精神的偉大與感人,滿滿都是正能量。
一流團隊保駕護航,曾多次赴福建龍巖、湖北紅安創作采風
作為一部正能量史詩大戲,《絕命后衛師》匯集了一流的創作團隊,保證了這部作品的超高品質。該劇總制片人芶鵬曾制作過一系列既叫好又叫座的正能量、主旋律大劇,如《湄公河大案》《營盤鎮警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都曾在央視播出,不僅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收視成績,更獲得了各界的一致肯定。對于這次的《絕命后衛師》芶鵬表示:該劇有5條創作框架,即大格局、小人物、好故事、重創新、強團隊。紅34師的全體官兵,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為實現革命理想不惜犧牲生命,這正是劇中弘揚和贊頌的長征精神,也是我們當下這個時代很多人所缺乏的。這也是該劇的精神內核和創作主旨。
而為了保證劇本的質量,該劇特別請到了《長沙保衛戰》《大宋提刑官》《李小龍傳奇》的編劇錢林森執筆創作。錢林森表示:“擔任該劇編劇的任務,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自感很難完成的命題作文。”為了保證作品的品質,創作團隊多次親赴福建龍巖、湖北紅安創作采風。一次次的采風給了創作團隊巨大的靈感,編劇表示:“去年5月的一次閩西采風,命題作文就很快轉化成作為從業幾十年編劇職業的一個充滿激情和使命感的創作了。轉折點出現在龍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的一張烈士名單下。雖然那份名單所列的僅僅只有80多年前在紅軍長征前及長征過程中所犧牲的兩萬多革命烈士總人數中的極小一部分,但那些寫著丘老丸子、賴老石頭、以及如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這樣一看就知道是兄弟烈士、張桂雄和李滿玉是夫妻紅軍的名單,瞬間激活了一個編劇的藝術想像力。”錢林森充滿感情地表示:“《絕命后衛師》的創作是編劇的一次靈魂洗禮,為烈士樹碑,為英雄立傳,這是我幾十年編劇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次傾心創作。”
該劇的導演董亞春也是被這段史實所深深打動,這位執導過《解放》《八路軍》《延安頌》《長沙保衛戰》《中國遠征軍》等精品劇作的實力導演表示,這段歷史在軍事史料記載方面幾乎是空白,這和全師將士幾乎全部陣亡有關,找資料很難。劇中用了一些將士的真名,但是即使連陳樹湘,也沒有留下一張照片,只有一張畫像,是根據唯一活下來的100團團長韓偉的口述畫的。其實紅34師的歷史上有許多驚心動魄的細節,比如師長陳樹湘受傷被俘后,用手扯斷自己的腸子自盡。但董亞春表示,劇中雖然也表現了這位英雄師長的壯烈犧牲,卻沒有讓他在屏幕上倒下,而是寫他冒死掩護了幾個少年紅軍過牯子河追趕主力部隊。“這里就有浪漫主義的東西。這幾個少年紅軍歷史上也是沒有記載的。這是我們對紅34師的文化期許。”董亞春如是說。而這些精神也感召著創作團隊精益求精,最終為觀眾奉獻出一部有品質、有情懷的大作。
演員全是實力派,成功塑造出紅軍人物群像
《絕命后衛師》重點聚焦的是一群最普通的紅軍戰士的英雄群像:夫妻紅軍,父子紅軍,兄弟紅軍,還有投紅士兵等另類意義上的紅軍戰士。出色的普通戰士和小人物設計,展現6000多名指戰員為中國革命集體付出生命的感人群像。而為了更好地塑造這群最可愛的人,該劇的主演陣容也個個都是實力派。劇中靈魂人物,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由實力演員張桐飾演。張桐曾在眾多經典劇集中塑造重要角色,《亮劍》中勇敢無畏的魏和尚,《闖關東中篇》中血性男兒宋天虎,《上陣父子兵》中性格直爽的喬群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的陳樹湘是一個總領全局、沉穩冷靜的師長,不僅善于作戰,更敢于犧牲,最后他英勇就義的場景,將給人們帶來最震撼的感動。
而實力戲骨李強則在劇中出演陳樹湘最大的對手、27軍的軍長李云杰。劇中,李云杰與陳樹湘仿佛有著宿命般的糾葛,他們是戰場上最實實在在的對手,在謀略、戰斗上展開殊死較量。作為最忠誠于蔣介石的干將,李云杰一直想將陳樹湘的三十四師一網打盡,但卻在對手英勇赴死后,生出無限感慨。李強將用自己強大的演技,展現這個人物的豐富特質。
曾獲得金星獎最佳演員獎的郭廣平在劇中出演了政委程翠林。郭廣平曾主演《DA師》《四十九日·祭》《人間正道是滄桑》《領袖》等眾多影視劇集,更是一位鐵血錚錚的軍人,此次在劇中的角色作為師政委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和責任,甚至最終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郭廣平在談到這個人物時也表示:“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卻特別的真實,程翠林是個特別可愛、很有意思的角色,希望我演的這樣一個真實接地氣的革命烈士形象能得到觀眾們的認可。”
憑借電影《我的父親母親》而被觀眾所熟知的實力演員鄭昊在劇中出演了紅軍三十四師102團團長蘇達清,戰斗穩準狠、部署從容、沉穩冷靜。曾在《湄公河大案》、《身份的證明》、《后海不是海》等劇中有過出色表現的實力派演員熊睿玲則扮演傅冰嫻一角,將從女性角度演繹戰爭時期小家與大家、愛情與親情的矛盾與糾結。除此之外,侯勇、奚美娟、馬少驊、杜志國、姚安濂、劉之冰、周浩東、王笛等眾多知名演技派也鼎力加盟助陣,讓該劇更受關注。
85%的戲份都是艱苦的外景戲,全組演職員上演現實版“鐵血長征”
紅軍長征是一項艱苦卓越的遠征,而《絕命后衛師》的拍攝也同樣是一場艱難的戰斗,全組的演職人員也上演了一場現實版“鐵血長征”。
在前期籌備中,劇組數次派遣美術組前往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地進行選景工作,根據結果分析后,決定將主場景搭設在福建龍巖。在拍攝中,為了拍出高質量的畫面,劇組上下遠赴龍巖長汀實地拍攝。據悉,《絕命后衛師》85%的戲份都是艱苦的外景戲,開機前后又適逢福建的雨季,拍攝中幾乎天天下雨,腳下的路濕滑難行,為了順利完成拍攝,劇組多次現修了通往現場的道路,足見拍攝的不易。不過艱苦的環境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連綿不絕的雨水、蒼茫的群山、陰霾的天氣、充滿泥濘的山路,在影調上打下了基礎,展現出畫面的厚重感。恬靜的古鎮,古樸的土樓,通過光暈、光斑、光線的散射又營造了一種令人流連的田園氛圍。精良的畫面也將帶給觀眾美的享受。
此外,為了保證戰斗場景的真實感和視覺沖擊力,劇組特別請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最好的煙火師,拍攝中共使用了2噸TNT、10萬發子彈,數千次爆炸,重現了紅軍英勇戰斗的歷史畫面,非常不易。但是為了呈現最好的畫面,劇組上下每一個人都認真敬業,以長征精神為感召,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攝制組600余演職人員眾志成城、排除萬難,艱苦戰斗100多日,在劇組最高達到800多人的情況下,保證安全無事故的同時,也保障了畫面的拍攝質量,全面展現了80多年前紅軍長征中的艱苦卓絕以及英勇戰斗的歷史畫面。
情節催淚,將感動各年齡層觀眾
紅34師的絕命后衛任務是一項向死而生的悲壯任務,而這種悲壯是一種靈魂的集體升華。無論是指揮員還是小人物,當他們從農民成長為無畏死亡的偉大戰士,當個體命運與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一個個卑微的生命就此變得無限榮光,生活也因此變得波瀾壯闊。如此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搬上熒屏后必將異常催淚。
該劇將上演多場在情感、情緒上極具感染力的重頭戲,比如34師的出征、陳樹湘與母親相見時的感動人心、蘇達清因不執行返程任務而被撤職、李滿玉受重托帶著名單撤離、還有每個人物的不同的犧牲……都將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劇中犧牲的場景,在拍攝中,人物在生命最后彌留之際出現的幻覺,比如木子李最后看見妻子生下的兒子,還有爆炸的硝煙隨波而去,寓意著那些英雄的名字將血染湘江,比如陳樹湘母子最后一臉平靜與兒子對話的情境,極具精神意境,帶給觀眾巨大的情感沖擊與震撼。據了解,該劇在后期剪輯時,有三個機房同時進行剪片作業,三個機房的工作人員都是90后,在剪片時,這群年輕人看著屏幕中的故事,都不禁濕了眼眶,有工作人員甚至表示自己是“哭著完成剪片工作的”,足見該劇的催淚效果。不僅如此,不少審片專家在看過劇集后,也被感動得落淚。恢弘的戰斗故事,感人的犧牲場景,真實的情感流露,普通人的慷慨悲歌,《絕命后衛師》為觀眾奉獻的最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傳達的最動人心魄的長征精神,將感動各年齡層觀眾。(文/蘇艷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