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獸”變“知冷知暖”,長大的小棉襖很戳淚
你能想象“懟天懟地”的小棉襖也有長大的那一天嗎?作為《老酒館》中反差最強烈的一個人物,小棉襖一次次的轉折可謂讓人大感意外。
她的第一次轉折來自于父親要去關東山為樺子報仇。雖然走之前她依然嘴犟不肯叫一聲爹,但一句“道上小心啊”卻暴露了她的擔心。陳懷海從關東山平安回來后,小棉襖終于韓起了爹,失散十二年的父女隔閡一下子瓦解了。
第二次轉折是來自親生母親的出現。在母親出現之前,小棉襖正在跟谷三妹和小晴天上演“三個女人一臺戲”,攪得老酒館的后方“不得安寧”,但當母親突然出現,她好像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擁有父愛和母愛還有弟弟的小棉襖,在情感上獲得了圓滿,她的貼心、可愛的被本質開始顯露。
而到了最近幾集中,母親的再次離開,讓小棉襖一下子長大了。沒有母親的日子,她對父親充滿了尊重和愛,甚至學著母親的樣子給父親做起了棉襖,一句“跟我娘學的,我娘不在了,以后我給您做”不僅讓劇中的陳懷海眼含熱淚,也戳中了無數觀眾的心窩子,“小棉襖終于是父親的小棉襖了。”
前后反差之下,小棉襖這個人物也變得越來越立體,之前像刺猬一樣見誰“扎”誰的性格是有原因的,而所有的原因都來自于前十二年里原生家庭愛的缺失,她沒有安全感,為了能保護自己和弟弟的周全,她習慣了使用最野蠻的方式,變成了一個“活獸”。她堅硬、冰冷的心,最終在老酒館這個充滿人情的地方被“烘熱”。隨后,父親持續不斷的關懷,母親短暫卻博大的愛,讓她徹底變得人如其名,是個知冷知暖的小棉襖了。
小棉襖即將開虐,張可盈塑造豐滿心理歷程
小棉襖是個充滿笑點和淚點的角色,從原生態到重回家的溫暖懷抱,她的成長散發著人性的魅力。張可盈在表演中張弛有度,賦予了這個人物以人性的張力。被稱為“活獸”時的張牙舞爪,“三個女人一臺戲”時的逗萌天真,重回娘懷抱時的乖巧可愛,以及失去娘與父親、弟弟相依為命的貼心可人,高滿堂筆下的小棉襖,每個階段都被張可盈的切換自如的演繹真實再現,終于讓觀眾了解了一個心路歷程豐滿無比的小棉襖。
不過小棉襖的人生征途還沒有結束,臨近收官,小棉襖將會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這種“高光”是和“虐心”成正比的。在最近的一集中,小棉襖當著弟弟和谷三妹的面說出了想上戰場殺敵的愿望,“我要是能打死幾個鬼子,就算把命搭上也不帶埋怨的”,在說這話的時候,觀眾才稍微想起出場時被稱為“活獸”的那個小棉襖,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小棉襖已經褪去了戾氣,但熱血還在,變成了正義感爆棚、心懷家國天下的小棉襖。另外,她的一句“不信,過幾天殺幾個給你看”已經透露了最終的命運走向。
小棉襖給父親做的那件新棉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命運轉向的開始,這是她真正意義上長大成人的轉折。從“作”到“暖”,小棉襖最終選擇成為地下通訊員,并為了大義而勇敢犧牲,這件新棉襖也成了小棉襖留給父親的遺物。張可盈將如何在新階段詮釋角色?還是從劇中尋找答案吧。